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新春走基層丨古鎮木版年畫勾勒幸福年

郭維瑾、孫一凡
2025年01月27日09:54 | 來源:人民網-天津頻道
小字號

視頻拍攝制作:人民網記者孫一凡

“楊柳青年畫,一年鼓一張,買回家了,喜氣又洋洋!”

隨著2025年春節臨近,天津城西20公裡——千年古鎮楊柳青的各家年畫店迎來了趕制年畫訂單的高峰期。

走進天津義成永畫店工作室,一對威風凜凜的五八尺巨幅“門神畫”格外引人注目,畫店第八代傳人楊鵬正專注凝神地卷起稍后要快遞寄出的年畫。

楊鵬向記者展示剛剛售出的“門神畫”。人民網記者 孫一凡攝

楊鵬向記者展示剛剛售出的“門神畫”。人民網記者 孫一凡攝

“最近大概接了有大幾百單的年畫訂單,其中‘門神畫’銷量最好。”楊鵬介紹,楊家自清光緒年間開設義成永畫鋪,憑借其畫作規模之大、產品之精,名噪一時,舊時北京城各大門樓上貼的五八尺巨幅“門神畫”大多出自楊家。

義成永畫店工作室中的五八尺巨幅“門神畫”。人民網 郭維瑾攝

義成永畫店工作室中的五八尺巨幅“門神畫”。人民網 郭維瑾攝

“一提到過年,大部分老百姓會想起貼年畫,尤其是咱楊柳青木版年畫。起初,‘門神畫’的主要功能是辟邪,門神形象也無一例外是武門神。漸漸地,時代變了,老百姓心態也跟著變了,端庄喜慶、和顏悅色的門神形象多了起來,‘門神畫’也逐漸被賦予辟邪與祈福的雙重文化功能。”撂下手中的活,楊鵬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北方的冬天非常蕭瑟,在一片白雪茫茫中,花花綠綠的年畫寄托著老百姓素朴而真摯的新年願望。我想,這也是大家購買年畫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柳青木版年畫距今已傳承400余年,其最突出的技法在於“半印半繪”,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后用墨印在紙上,最后用彩筆填繪,不僅有版畫的刀法韻味,還有繪畫的筆觸色調。

楊鵬正在為年畫中的門神“開眼”。人民網 郭維瑾攝

楊鵬正在為年畫中的門神“開眼”。人民網記者 孫一凡攝

“將一塊木版刻出細如發絲的花紋,不僅非常耗時,還需要深厚的功力與踏實的態度。”談及傳承楊柳青木版年畫技藝,楊鵬堅稱在守正前提下的創新才更有意義,“傳承年畫技藝,不能失去傳統年畫的氣息,單純流於形式的創新好比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將被時代淘汰。”

“我們繼承傳統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制作工藝流程,結合時代風貌與審美特點,創作了五八尺‘門神畫’於中國美術館展出。在乙巳蛇年到來之際,我們還特別創作了蛇年生肖年畫與定制款新年紅包。”此外,楊鵬還介紹,自2014年開始,他便與父親楊仲民一起,把非遺課程開到了學校,同時,積極到博物館、美術館舉辦年畫公共教育活動。

楊鵬創作的蛇年生肖年畫。人民網 郭維瑾攝

楊鵬創作的蛇年生肖年畫。人民網 郭維瑾攝

“目前,我們還有一些美術館展覽、年畫出版的合作項目在談。在2025年,我和父親將繼續不遺余力地把楊柳青木版年畫這個傳統的、古老的、民間的技藝傳承好、發展好,爭取讓更多的‘娃娃’、更多的觀眾朋友們了解、體驗年畫制作技藝。”楊鵬充滿信心地說。

(責編:李丹、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