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創A”引領企業逐“綠”向未來
冬季,曾是個讓靜海區金利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文玉喜憂參半的季節。喜的是,每逢這個季節,新老客戶訂單紛至沓來﹔憂的是,重污染天氣易發頻發,是鋼鐵、熱浸鍍鋅等重點行業依法實施應急響應的主要時段。自今冬起,他不必再一顆心懸到嗓子眼——即使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企業也可正常生產,實施自主減排,確保如期交貨。
“以前,我們不願帶客戶參觀車間,現在巴不得大家來。”煥然一新、“綠”意盎然的數智化車間裡,處處貼著喜慶的“福”字,曾經電光石火、塵土飛揚的場景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孫文玉介紹,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煥新,讓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也讓“一鍵軋鋼”成為現實。
“去年,天津全面開展涉鋼行業企業‘創A’行動,越來越多涉鋼企業加入全面績效升級改造的隊伍,我們也一次性投入數千萬元新建數智化廠房、引進先進環保設備、改善周邊道路環境等,成功實現環保績效‘創A’。技術提升大幅改善生產環境,訂單量暴增,員工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孫文玉正說著,定期入企問需的靜海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磊靜和該局大氣環境科負責人劉魏林來車間查看新設備使用情況。他們告訴記者,靜海區是全國重要涉鋼產業基地,但此前整體污染治理水平和清潔化運輸比例偏低。
“引導產業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既要做好減污降碳的‘減法’,又要做好經濟增長的‘加法’。”劉魏林說,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開展一系列工作,引導企業主動算經濟賬、算長遠賬,靜海區涉鋼企業向“新”逐“綠”的意識和決心越來越強。為解決企業想轉但不會轉、盲目轉的痛點,市、區有關部門請來國家級和市級專家組團入企“問診”,手把手指導改造,並引導企業以清潔化運輸代替傳統物流方式。
“目前,靜海區300余家涉鋼企業已有100余家完成改造。改造成效顯著,2024年第四季度靜海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16.1%,沒有出現重污染天。”王磊靜說。
“2024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同比改善8%,優良天數比率達73.2%、同比提高9.6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氣同比減少5天。”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兼大氣環境處處長鄧小文表示,績效分級工作正在引領更多企業環境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市共516家企業被評為績效A、B級和引領性企業。天津市將持續以企業環境績效分級為抓手,總結推廣靜海區涉鋼產業集群綠色低碳升級經驗做法,引導全市更多傳統產業集群綠色低碳化轉型,以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史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