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大學舉辦科創街區路演及“挑戰杯”校內成果展

近日,以“科創中航大挑戰無極限”為主題的科創街區路演暨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內成果展在中國民航大學東麗校區舉辦,吸引40余個科創團隊、1000余名學生參與,展示中航大學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蓬勃活力與豐碩成果。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挑戰杯”成果展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材料物理、鄉村振興等熱點話題,集中呈現大學生科創團隊的智慧和成果。
在科技發明類作品中,微型火牆團隊研發集防火、消氟與滅火等多功能的耐火極限高、抗燒穿性強、發煙量低的高性能阻燃隔熱薄層涂層,為航空安全提供一種高效能的火災防護材料。《飛翼無礙-全自主式飛機地面除冰作業裝備》從安全和效率兩個層面出發研制出一種全自主式飛機地面除冰作業裝備,已在北京首都機場和哈爾濱太平機場完成技術驗証。《復雜空間陸空兩棲球狀無人機》由航空工程學院一名大三學生基於消防救援中火情探測的實際需求自主研制,由6片“花瓣”內曲合抱成球形。
在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中,飛入尋常百姓家首乘團隊聚焦國人半數以上沒有乘機出行經歷,通過調查研究形成《首次乘機旅客提供便利的指導意見》被民航局採納並向全行業發布。《小紫菜何以種出大產業:連雲港市贛榆區下口村的振興實踐》提出黨建引領下“四鏈”融合對策,成果獲當地政府及村庄採納,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借鑒。紅“柿”疆近團隊聯合農戶-合作社-政府-企業形成“四位一體”合作模式,鼓勵農民自建合作社,建立石榴籽幫扶組,推進企業工廠深化產業鏈,為農民增產增收。
在自然科學類作品中,耐熱晶翼團隊研發了一種基於全晶須搭接結構的輕質隔熱多孔陶瓷,可應用於航空航天、核能、化工等領域高溫防護系統,具備輕量化、節能環保、低成本優勢,為高性能隔熱材料提供突破性方案。熒光慧眼團隊採用雙通道能量傳遞賦能航空檢測新材料,為熒光滲透檢測技術在航空領域的持續優化與應用提供參考。
新質“聲”產力團隊的負責人王碩宸說:“這次活動不僅是一次學術科技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與行業對話的機會。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更加堅定了要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為民航業的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塑速成材團隊的負責人邱靈杰說:“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讓我們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更多的人,並從其他團隊的作品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本次路演邀請多項高水平科創競賽的獲獎作品。中航大航模隊的飛行器設計大賽、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協會的華北五省機器人大賽以及工程技術訓練中心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自動駕駛小車、中國大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大賽的智能救援機器人和物流搬運機器人等多項賽事的獲獎作品亮相展區,幫助師生走近科創競賽,了解各項賽事並積極參與。展出現場氛圍濃厚,吸引眾多師生駐足觀看。
此外,活動現場特別設置“科創街區”打卡、互動體驗、作品投票、有獎問答等豐富多樣的互動環節。觀眾們不僅能參與作品演示,親自動手操控機器人、體驗車輛尋跡的奇妙過程,零距離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還可以通過投票選出“我最喜愛的作品”“最具民航特色作品”“最具科技前沿作品”等多個獎項。(鞠寧)
來源:中國民航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