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翻涌映晴空 靜海“三夏”繪豐年
金麥飄香,農機轟鳴。6月13日上午,在位於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七堡村的軍品糧寶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麥田裡,6台收割機穿梭忙碌,金黃的麥粒如瀑布般傾瀉入車。社員們忙著指揮調度,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收成比往年好!”軍品糧寶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建林站在田埂上,黝黑的臉龐笑意盈盈。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喜滋滋地說:“你看這麥粒,顆顆飽滿緊實,這都是咱科學種植的成果!”今年,軍品糧寶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在獨流鎮共種植5000畝小麥,眼下正在收割的冬小麥已進入最佳收獲期,再過兩三天,春小麥也將迎來成熟時刻。
自2019年起,軍品糧寶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便開啟了小麥試種探索之路。從最初的品種適應性研究,到種植技術的持續革新,歷經多年反復試驗與改進,如今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春小麥種植模式。今年,合作社種植的冬小麥以中麥886為主,春小麥則主推津強12號。這兩個品種憑借高產、優質、抗倒伏等突出優勢,堪稱“明星品種”,再次奏響豐收樂章。
為助力每一株小麥茁壯成長,合作社下足功夫:引入智能灌溉系統,實現精准澆水﹔採用精准施肥技術,按需補充養分﹔結合土壤墒情實時監測,科學管理田間環境。這些精細化管理措施成效顯著,冬小麥和春小麥平均每畝增產將超50公斤。此外,高標准農田建設的全面完成,更為連年豐收筑牢了根基。
走進唐官屯鎮滿意庄村,1157畝麥田金浪翻涌,飽滿麥穗散發陣陣清香,豐收圖景躍然眼前。這片沃土的蝶變,正是天津供銷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深耕農業現代化的生動縮影。
2024年,作為市供銷總社農業龍頭企業,天津供銷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靜海區為試點,開啟高標准糧食種植示范項目。通過流轉土地將原本零散破碎的“補丁地”整合為集中連片的“整塊田”,實現土地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種植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選種是豐收的關鍵。”市供銷總社直屬津農供銷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森介紹,公司精選“津強系列”和“嬰泊系列”良種小麥。科學選種與精細化管理的結合,讓今年冬小麥畝產有望突破425公斤,實現聯農帶農,助農增收,助力我市鄉村振興。
隨著夏收大幕拉開,市供銷總社迅速響應,組織系統全員投入“三夏”攻堅戰。近3000畝成熟小麥迎來搶收,確保顆粒歸倉。與此同時,秋糧玉米的夏播工作同步啟動,收種無縫銜接、壓茬推進。
林森說:“今年,我們將不斷推進大田作物規模種植,僅農科公司預計實現全托管面積達到3萬畝以上,受益農戶將超過3300戶,持續推動天津糧食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邁進。”
七堡村、滿意庄村麥收熱火朝天,靜海區“三夏”生產也全面鋪開。截至6月11日,全區2萬多畝小麥已開鐮收割。300余台聯合收割機、900余台播種機嚴陣以待,確保“成熟一塊、搶收一塊、播種一塊”。預計6月20日前,全區小麥將基本收獲完畢﹔6月底前,秋糧播種也將基本結束,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秋糧適時播種。
數據勾勒出豐收圖景:今年,靜海區小麥種植面積約35萬畝,較去年增加0.3萬畝﹔產量預計12.25萬噸,較去年增加0.25萬噸。全年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超過117萬畝、39萬噸,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愈發堅實。
與此同時,靜海區高標准農田建設再啟新程。2025年,靜海區4萬余畝高標准農田建設任務將落地9個鄉鎮,其中1.3萬畝新建、2.7萬畝改造提升項目蓄勢待發。預計8月底開工建設,2025年底完成項目主體工程。此次高標准農田建設將圍繞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等方面全面升級,建成后將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化農田格局,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從田間麥浪到產業布局,從豐收喜悅到長遠規劃,靜海區正以實干為筆、以土地為紙,奮力書寫鄉村振興的精彩答卷。(記者 杜洋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