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從刻碑拓片觀天津地區千年歷史

2025年06月15日09:22 | 來源:今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刻碑拓片觀天津地區千年歷史

  昨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貞珉留聲——天津地區歷代碑刻拓片展”於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正式啟幕。此次展覽集結20余件珍貴碑刻拓片,時間跨度近2000年,生動展現了天津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漢故雁門太守鮮於君碑(鮮於璜碑)原拓更是首次公開露面。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天津考古與文物工作者對天津地區歷代碑刻開展了系統整理,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收藏之大宗,現存各類碑刻拓片660余件。本次展覽選取其中的20余件精品,以碑刻文獻基本分類為脈絡,展示其歷史、文獻及藝術價值。其中除了“漢隸巔峰之作”鮮於璜碑,還有記載了天津得名的重修天津三官廟記碑拓片、神秘八思巴文殘碑拓片等重磅展品。

  據介紹,鮮於璜碑1973年出土於武清區,現藏天津博物館。其獨特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引起學界關注。碑呈圭形,碑首陽面中部為“凸”字形碑額,陽文篆書碑名,碑額兩側刻青龍、白虎,額下有直徑11.3厘米的圓穿,碑首陰面刻朱雀。史學界認為該碑可與張遷碑相媲美,是漢隸書法的重要代表作品。

  每件珍貴的文物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價值:重修天津三官廟記碑拓片也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碑文上的一句話說清“天津戶口”﹔元八思巴文殘碑為天津地區僅見,是研究元朝官方文字的重要實物資料﹔被譽為“京東第一碑”的盤山千像祐唐寺創建講堂碑拓片,兼用楷、行、草三種字體,記載了千像寺的興衰歷程,是研究遼代佛教發展的重要文獻。此外,本次展覽還涵蓋了墓志銘與經幢等內容。盤山天成寺經幢拓片,漢文兼鐫,上部刻佛塔圖案,下部刻坐佛一尊,也極具藝術與文化價值。

  策展人王菁表示:“此次展覽是對40余年碑刻文獻整理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從這些碑刻文獻中可以發現天津地區的歷史文化脈絡,也為公眾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天津歷史文化底蘊的機會。”(記者 王軼斐 攝影 記者 曹彤)

(責編:張靜淇、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