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衛故城東城牆遺址文物展廳亮相

在地鐵東南角站的地下深處,一道長21米、高2.1米的故城牆靜臥於此。這就是天津衛故城東城牆遺址。夯土層的肌理、磚瓦筑基的智慧、護城河的遺跡,正與飛馳的地鐵列車形成時空交響……
昨天,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所屬地鐵集團舉辦“地鐵站裡看文物——天津軌道交通開放日”活動,天津衛故城東城牆遺址文物展廳也迎來了由市民、媒體代表組成的首批參觀者。“全國首例原址原狀保護文物,之前有耳聞,今天親眼看到還是挺震撼的。地鐵建設者們了不起!”參觀中,市民李女士不禁發出贊嘆。
天津地鐵4號線東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廳項目位於南開區東馬路與南城街交口以南、地鐵東南角站北端區域,建設內容涵蓋文物展廳、連廊及2個地面出入口。其中,文物展廳建筑面積超600平方米,城牆土遺址位於展廳內,平面呈Z字形。
2017年,我市在地鐵4號線東南角站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現天津古城牆基遺址與地鐵施工范圍重疊。隨后4年間,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先后3次考古勘探,清晰勾勒出天津衛城600余年的歷史脈絡。天津市文物局多次組織召開專家現場咨詢論証會,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是21世紀以來天津城市考古的最重要發現,應實施原址原狀保護和有效展示利用。
“在地鐵建設中進行地下城牆遺址原址原狀的保護與展示,在全國尚屬首例,既要滿足地下文物保護需要,又要保証民生工程建設。”地鐵集團項目副經理牛連超介紹,“為了讓珍貴的歷史實物得以保存,我們的施工工藝共分為5步:施工槽鋼樁,確保開挖期間土遺址穩定安全﹔頂管法施工混凝土支撐,形成穩定的臨時托換結構﹔頂管法施工鋼管幕,將土遺址整體托起﹔施工中板並安裝彈簧支座,形成穩定的永久結構﹔切除臨時托換結構,土遺址落於永久結構之上。”
目前,該項目已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項目團隊正緊鑼密鼓地開展運營籌備工作,力求讓承載著天津建城歷史的展廳盡快向公眾開放。未來,市民既可以通過地面出入口,也能從2號線、4號線的站廳進入展廳。(記者 胡萌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