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上下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成效
幫企業“克難” 為發展“加分”

在天津長河測控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河測控)新租賃的廠房建設現場,工人和設計師們這幾天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討修改完善廠房設計施工方案。這家注冊在天開高教科創園的企業,正加速邁向產業化,而成功跨越這關鍵一步,離不開市科技局的精准服務和積極支持。這也是市科技局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企業、推動發展的生動縮影。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推動黨員干部以“拼”的精神、“搶”的勁頭、“實”的作風,在發展工業經濟上擔當作為,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節節攀升的“發展指數”。
“保姆式”服務助力企業項目產業化
位於天開西青園的盛馳精工產業園一層1500平方米舊廠房,不久就將煥然一新,長河測控將在此開啟“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又一新程,公司總經理張亮亮對企業發展信心滿滿。幾個月前,廠房選址難、舊廠區改造建設手續復雜等瑣碎難題還在令張亮亮愁眉不展。“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帶著專業咨詢設計團隊登門,從設計方案到圖紙繪制,從建設施工到后續驗收,細致入微的‘保姆式’服務,為企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張亮亮說。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科技局黨員干部錘煉政治品格、強化紀律作風、提升履職效能,以隻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推進科技強市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市科技局園區規劃建設處處長周子揚表示:“服務企業、推動發展是我們的本職工作,也是檢驗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我們將持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靠前服務、精准施策,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助力企業加速產業化落地,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快遞進廠”跑出物流加速度
確保學習教育取得成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堅持“學”字為先、“查”字為要、“改”字為本,推動作風建設與我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
日前,一場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攜手舉辦的“郵政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產業深度融合對接工作會”舉行。會上,包括紅日藥業在內的制造業企業,現場與順豐快遞等快遞物流企業達成40余項合作意向。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為答好‘開門教育’必答題,我們組織處級以上黨員干部面向全市300強、300優企業開展包聯幫扶。包聯幫扶干部在走訪中注意到,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制造業企業在物流深度融合、末端配送服務、倉配智能管理等方面尚有差距。堅持問題導向,我們聯合相關部門舉辦對接會,引導‘物流+產業’深度融合,推進制造企業降本增效和快遞企業轉型升級‘雙向奔赴’。通過對接會,幫助我市面臨外貿受阻的制造業企業用足用好快遞網絡和海外倉資源,加力開拓更多國內和海外市場。”
“靠前+精准”為企排憂解難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市各部門以學促干、凝心聚力,各自發揮職能優勢,“靠前+精准”為企排憂解難,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近日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下,舉辦2025年天津市“一月一鏈 益企暢融”系列活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專場活動暨金融走進產業鏈活動。政策解讀、金融賦能、企業路演、數字賦能……每個環節“干貨滿滿”,企業收獲頗豐。該中心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持續以釘釘子精神為企排憂解難,將“問題清單”逐一轉化為“惠企清單”。
市科技局此前在與中國科學院溝通時發現,該院有大量成果需要到地方轉化,赴天津渤化集團等我市科技型企業時了解到,企業面臨許多技術難題,二者間對接通道急需打通。市科技局多次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部門及我市企業對接交流、精准了解供需,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轉化“融合點”行動天津活動,推動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成果落地天津。
“我局將持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科創服務,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天津科技創新的實際成效。”市科技局相關負責同志說。(記者 史鶯 孟若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