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高校以學促干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企”盼成真 “心”事落地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各高校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目標任務,一體推進學查改,立足實際、務求實效,持續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把企業“盼的事”變成學校“干的事”
“由於氣體行業的特殊性,專業人才數量少、培養周期長。不過,困擾我們的人才緊缺問題,有望因此次校企‘牽手’得到解決。”艾莫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大勇口中的“牽手”,是日前企業與天津職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課題共研、實訓基地共建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津職業大學堅持在學中知敬畏、在查中找差距、在改中見實效。通過查擺檢視、堅持開門教育,校黨委發現學校尚存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舉措不夠扎實、對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組織推動力量不足、與行業企業合作尚不緊密等問題。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學校堅持出實招硬招,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把整改成效轉化為辦學實效,走出一條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職大之路”。
天津職業大學還主動走進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等企業,深入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在學校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開設“化工智能制造技術”微專業,課程由企業工程師與校內教師緊扣企業實際共同開發。天津職業大學相關負責同志說:“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學生專業技能與企業用人需求高度契合。微專業學生畢業前即可獲得企業實習考核推薦,優先進入合作企業就業,顯著提升了就業競爭力和就業質量,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天津美術學院在緊扣主題深學細悟上持續用力,黨員干部切實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強化加快建設中國一流美術學院的行動自覺,積極服務國家和天津市重大戰略重大需求。
天津美術學院相關負責同志說:“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學院在全國首設人工智能藝術學院,並於今年首批招生、9月入學。作為‘全國首個’,我們沒有可借鑒教材,也面臨頂層設計、將人工智能與專業課更好融合、提升學生技能等難題。黨員干部把作風改進成效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著力為藝術家、科學家、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搭建互聯互通平台,促成各方攜手勇闖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無人區’。以我校人工智能藝術實體性新型研發平台為抓手,採用‘真題真做’的模式,將企業需求轉化為課程題目,積極探索‘新藝科’建設模式,為天津文化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彰顯藝術院校服務經濟發展的擔當作為。”
把師生“心上事”變成學校“上心事”
一體推進學查改,“改”的關鍵,在於能否將群眾關切轉化為整改實效。天津美術學院堅持開門教育,緊扣師生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廣泛征求意見,持續將“開門”收集的群眾意見轉換為“辦事”的具體行動。
“我們根據師生所盼,在近日制定出台《天津美術學院2025年度服務師生‘十件實事’項目清單》,著力提升師生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天津美術學院相關負責同志介紹,“學校每個月都會舉辦兩至三次‘校長午餐會’,學生和校領導面對面溝通,學生反映的問題當場解釋、記錄並后續解決,既把‘錦上添花’的好事辦好,又將‘雪中送炭’的難事辦成,確保學習教育成果可感可及。”
在天津職業大學,校黨委在積極回應師生“豐富體育活動”需求的同時,盤活存量資產,對北辰校區場地資源進行重新規劃,將原機械工程實訓中心升級改造成包括羽毛球場地、瑜伽室等在內的體育活動中心,增加師生體育訓練及運動健身活動場所,解決了學校室內體育運動場館資源匱乏的問題。與此同時,學校圍繞服務提質增效,根據師生所需,在校內設置共享辦公和臨時休息空間,完善了校內標識等,進一步提升校園綜合治理水平。
天津職業大學黨委書記夏靜波表示,學校將繼續堅持嚴的主基調,把握實的硬要求,分類施策、標本兼治、開門問效,把開展學習教育與強化作風建設結合起來,與為基層減負、為師生解憂、為社會服務結合起來,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職業大學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記者 孟若冰 史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