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府“搭台”校企“握手” 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人民網天津6月30日電 (郭維瑾)高校、企業、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相關人員匯聚一堂,分享科研成果,發布技術需求……6月28日,由天津市教委組織的“天津高校賦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交流會”暨“千團千企校企合作對接會”在天津理工大學舉行,推動高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千團千企校企合作對接會”現場。人民網 郭維瑾攝
會上,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學位辦)處長楊明海介紹了天津高校服務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的主要內容與舉措。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現場作學術報告。天津理工大學學科交叉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作為企業代表,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率先發布技術需求,向高校科研團隊拋出合作“橄欖枝”。一邊是“揣著”科技成果等待實現產業化應用的高校,另一邊是期待獲得高校技術支持的企業,大家互晒清單,隻講“干貨”,合作碩果頻出。
在現場,河北工業大學與菲特(天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學與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中國民航大學與天津雲際航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天開長禾(天津)概念驗証管理有限公司4對校企伙伴成功簽約。
“來參加對接會,為的就是給我們的焊接機器人尋找‘眼睛’和‘大腦’。”天津新鬆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鬆帶著著技術需求參會,並在交流中收獲驚喜,“對接會為企業創造了與多家高校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讓我們更直觀、系統地了解高校的科研情況,需求匹配更高效。”
“作為一家以視頻為核心的安防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的人員軌跡定位算法已在室內大范圍應用,但在室外場景應用上,受限於樹木、車輛遮擋,產生了一些新的技術難題亟待突破。”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薛超了解到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陳勝勇教授團隊在多源傳感數據融合、抗干擾算法上有多年研究經驗,他表示,“期待能與陳教授團隊聯合攻關,力爭3年內有成果落地!”
“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和人才供給,而高校正是連接這兩者的核心力量。”天津理工大學副校長陳勝勇認為,本次對接會有效打通了科研與市場之間的壁壘,真正讓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變成“生產力”。
“目前,天津正全力構建‘學科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四鏈融合生態。”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天津將全面實施“千團千企融合創新計劃”,以科技創新平台為依托,以協同創新團隊為載體,以實際項目合作為抓手,推動高校和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共研產業技術難題、共享創新資源,打造“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生態,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