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趟長三角至京津冀城際班列順利抵津

人民網天津7月2日電 (記者崔新耀)7月1日22時30分,滿載30個標准集裝箱汽車配件、商超快消品的X8638次貨運班列從無錫順利抵達位於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的天津國際陸港。這是長三角至京津冀地區的首趟城際快速集裝箱班列。
該班列於當天凌晨3點從無錫南站出發,一路北上跨越1000公裡,歷時近20個小時抵達天津,隨后貨物將分撥至天津、北京與河北等地。此后,無錫南至天津國際陸港將每周開行6列。朝發夕至的快速運輸、密集的開行頻率,有效拉近了長三角與京津冀兩大經濟區的產業距離。
“這不僅是一條貨物運輸通道,更是一條產業協同發展的紐帶。”天津國際陸港總經理郭春寧認為,長三角至京津冀城際班列的開通,不僅為天津國際陸港服務鏈條向南延伸夯實了基礎,也為兩地產業資源緊密對接搭建了高效便捷的渠道,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激發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以往長三角和京津冀兩地之間的貨物運輸多採用公路,不僅運輸時間長,而且在物流成本和環保方面也面臨諸多挑戰。而班列“公轉鐵”“散改集”“門到門”的貨運方式,能為客戶節約15%左右的綜合成本,以更快捷、更高效、更環保的優勢,為兩地企業帶來了全新的物流選擇。
西青區交通運輸管理局局長李宏昌表示,西青區將堅持以服務促發展理念,圍繞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以天津國際陸港為主陣地,積極推動完善樞紐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天津國際陸港的綜合承載能力、通道運輸能力,鼓勵和支持企業探索開行國內城際班列,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高效運輸體系。無錫至西青快速集裝箱班列的開通不僅是一條物流通道,更是區域協同發展的紐帶,為物流樞紐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新動能,推動區域經濟在互聯互通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影響。
據了解,天津國際陸港運營一年來,持續釋放“樞紐+產業”協同效應,礦石“公轉鐵”、廢鋼循環、海鐵聯運等新業務不斷拓展,目前貨物到發量已突破每月4萬噸,有力促進區域間要素資源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