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敢接老外的單,現在我能聊兩句”

“‘您好’的俄語發音是‘絲得拉斯特為杰’,相當於英語的‘hello’”“謝謝’的俄語發音是‘絲吧西吧’,相當於英語的‘thank you’”“好’的俄語發音是‘哈拉少’,相當於英語的‘good’”……7月2日下午,天津市北辰區“網約車司機之家”內傳來陣陣外語朗讀聲,一場別開生面的“外語課”正在火熱進行,響亮地念著俄語、英語的,是在這裡歇腳的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
這是由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與北辰區委社會工作部、北辰區佳榮裡街道黨工委聯合舉辦的“先鋒領航 語通上合”新就業群體語言技能培訓活動。這堂“外語課”由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學生志願者為相約在此的十多名新就業群體代表開展實用的俄語和英語日常用語培訓,學習者們行業不同、年齡不一,一樣的是他們反復跟讀、認真練習、圍著志願者請教發音,盡可能多地掌握簡單的問候語乃至接客、送餐場景的關鍵詞,以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各國來賓。
“隨著上合組織峰會日益臨近,不少在北辰區‘網約車司機之家’歇腳的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出提升俄語、英語水平的需求,我們便聯系了天津外國語大學,學校歐洲語言文化學院的師生志願者們積極響應,迅速組建了一支專業的外語培訓服務志願者隊伍,還制定了一套俄語、英語能力提升方案,前來開展不定期培訓,助力新就業群體從‘聽不懂’到‘能溝通’,幫助他們更好地和外國客戶溝通交流。”北辰區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徐克相介紹說,雙方下一步將通過共建活動,以“網約車司機之家”為志願者服務基地開展活動,並進一步擴大外語培訓服務群體。
“我送餐的范圍中有些是外國客戶,如果聽不懂、不會交流,總感覺服務差點‘溫度’,不太敢接單。天津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們除了現場教我們說,還錄制了3分鐘的小視頻,我們在接單送單的等待過程中就可以學習,一遍不會就多學幾遍,我們幾個關系好的同事還經常在一起練習。現在我見到老外也能聊兩句了。”外賣小哥張津碩告訴記者,如今來到天津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外賣配送員又是“行走的城市名片”,更堅定了他學習外語的決心,“我們一起努力,向世界展示天津的魅力。”
“通過為新就業群體量身定制語言培訓課程,我們不僅利用專業所學助力他們提升外語溝通能力,更為我們接下來作為志願者服務上合峰會打下了良好基礎。”本次授課的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研究生史銘杰說。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黨委書記楊穎表示,今后將繼續深化校地合作,充分發揮語言優勢,主動服務城市國際化建設,為我市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天外力量。(記者 姜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