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州區創新模式 筑牢安全生產防線見成效

“以前覺得安全生產是企業管理層的事,工人只要按規程操作就好。現在不一樣了,我們也當上了安全監督員、宣講員,發現問題直接上報,還能獲得獎勵!”近日,天津市薊州區某制造企業開展了一場隱患辨識科普活動,工人李師傅的這番話道出了薊州區轉變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方式帶來的新成效。
“大家看,這是我們車間去年的一個案例,就因為鋁鎂等金屬粉塵、木質粉塵的干式除塵系統未設置鎖氣卸灰裝置,差點引發事故。”在薊州區某粉塵涉爆企業的培訓室內,宣講員指著投影屏幕上熟悉的車間照片進行講解,現場100多名工人正認真聆聽。
據了解,薊州區應急局打破傳統“填鴨式”培訓模式,從企業選拔一線骨干擔任“企業安全宣講員”,這些宣講員用鮮活的企業案例、熟悉的作業場景開展宣講,讓工人們聽得進、記得牢。“現在宣講用大家熟悉的案例講解,工友們有感觸,也能真正運用到日常操作中。”企業安全負責人表示。
“安全通道被貨物堵住了,得馬上處理!”天津市騰龍鑫和服裝有限公司車間內,員工黃永富發現隱患后一邊拍照記錄一邊聯系相關負責人,10分鐘后障礙物即被迅速清除,黃永富也因及時排查隱患獲得了100元獎勵。
隨著“企業安全宣講員”模式的深入推廣,越來越多的員工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有的企業設立安全隱患排查獎勵機制,鼓勵員工主動排查身邊的隱患問題。“現在工友們不僅自己遵守安全規程,還會主動提醒他人。安全不再是挂在牆上的標語,而是每個人的責任。”一位企業宣講員感慨道。
據介紹,薊州區應急局在推廣“企業安全宣講員”模式的同時,持續推進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有效激發區內企業員工隱患排查積極性。今年以來,累計自查整改問題隱患達7184項,相關企業共發放內部獎勵資金2.852萬元,推動形成了安全生產全員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記者 徐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