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衛健系統推動作風建設與惠及民生同頻共振

2025年07月21日10:16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急難愁盼”是方向 “人民滿意”做標尺

  以推動學科建設推進科研創新,切實提升醫療服務和守護人民健康的能力﹔開展中西醫協同診療,給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筑牢健康安全防線,在全國率先將預防宮頸癌的九價HPV疫苗納入惠民減免范圍……我市衛健系統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變化証明:優良作風是在用心用情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干出來的。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津市上下堅持將“開門教育”貫穿始終,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作為重要抓手,提升服務水平、辦好民生實事,以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學習教育實際成效。

  辦好“關鍵小事” 改出就醫“新體驗”

  聚焦群眾需求的“呼聲”,深入基層調研,市第一中心醫院將作風建設與醫院改革發展、醫療服務提質增效、提升就醫滿意度等緊密結合,真正把工作做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

  “衡量開門教育成效的標尺不在開了多少會、發了多少文件中,而在不斷提升的醫療服務能力以及人民群眾滿意度裡。”市第一中心醫院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當前,群眾對於健康有了更高需求:不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還要看病更舒心、服務更精准。為此,該院與天津醫科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高校,天津醫學健康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等4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駐津核心科研力量,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等3家海河實驗室,以及藥物成藥性評價與系統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多家醫學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達成戰略合作,構建了集科研創新、成果轉化與臨床應用於一體的“創新驅動”平台,顯著拓展了科研發展空間,讓一件件造福健康的創新成果落地,提升守護人民健康的能力。

  “中西醫治療各有長處,要是能把二者結合起來就好了。”在開門教育中,患者紛紛提出需求。市第一中心醫院以此為發力點,通過分析個案找到共性問題,推動解決“一件事”向解決“一類事”轉變。推進醫院科室中西醫協同發展,提升中西醫結合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患者就醫體驗便是其中之一。

  該院風濕免疫科主要診治的風濕性疾病,往往侵犯患者皮膚、關節、骨骼、肌肉、血管等,有病程長、易復發的特點。為給風濕免疫疾病治療提供新思路,該科日前與中醫科建立了共同管理病房,開展中西醫協同診療。患者可在西醫抗炎、抑制免疫及對症治療的基礎上,通過中醫藥、針灸、推拿等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增強體質,形成多元互補的診療方案,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市第一中心醫院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該院將以學習教育為契機,將患者滿意度作為醫院提升醫療質量、服務能力、管理水平的標尺,切實以優良黨風引領行業作風,全力建設人民滿意的好醫院。

  筑牢“健康防線” 提升防病“新實效”

  “以前宮頸癌疫苗預約不上,現在疫苗充足,還能減免一定費用,這種轉變太讓人滿意了。”近日,在和平區勸業場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民王女士帶著12歲的女兒前來接種九價HPV疫苗,“現在隻需通過‘天津預防接種’公眾號就能手機預約有疫苗的社區醫院,特別方便。”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疾控中心聚焦“大健康”和“大疾控”的理念,將群眾的健康所“需”與疾控的有“為”結合起來,不斷創新疾控工作方式方法。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丁亞興說:“我們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將九價HPV疫苗納入惠民減免范圍,對於9至14周歲的女性,在全程接種2劑次疫苗中,享受第2劑免費接種的政策,這樣就為每位接種者節省1298元。同時推進醫防融合,在全市打造了7家HPV防治一體化門診,實現疫苗接種、健康教育、篩查檢測和規范治療的一站式服務。”

  如今,群眾對於體重管理意識和需求不斷提升,市疾控中心以學促干、創新方法,向公眾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我國的超重肥胖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市成人超重肥胖率達到60%以上,也就是說,超過半數的成人超重和肥胖,這會隨之帶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市疾控中心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所長鄭文龍介紹,該中心推出“健康大巴天津行”特色服務品牌,組織全市疾控系統專家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等普及健康知識,通過“體重管理”的小切口,實現“全民健康”的大目標。

  “不僅要提升治病能力,更要加強防病水平,通過防治結合提高群眾的健康水平。”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楊洪利表示,將持續結合群眾在防病方面的堵點難點改作風、辦實事,繼續優化預防接種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記者 史鶯 孟若冰)

(責編:唐心怡、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