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4個中試平台躋身首批“國家隊” 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裡”關鍵環節

記者7月21日從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北化院天津基地化工材料中試平台、細胞與基因治療中試平台、纖維新材料制備技術驗証與轉化中試平台、智能生物制造中試平台等4個平台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重點培育中試平台名單,這是我市在打通科技成果產業化“最后一公裡”關鍵環節的新突破。
中試作為新產品從實驗室邁向規模化生產的核心橋梁,是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產業創新力與競爭力的關鍵環節。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構建了“儲備中試平台—部重點培育中試平台—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台”三級中試平台培育體系。去年,我市積極響應,聚焦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信息技術、新興和未來產業以及共性需求等六大產業方向,精心組織申報,成功推薦41家平台進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試平台儲備庫。
經嚴格評審,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國范圍內共遴選出241個部重點培育中試平台。我市入選的4大平台,在石化化工、生物醫藥、新材料及生物制造領域各展所長,其基礎條件、設施配備、研發轉化及服務能力均具有一定優勢。其中北化院天津基地化工材料中試平台建設全球規模最大、覆蓋領域最全的聚烯烴中試基地,聚焦聚烯烴聚合、聚烯烴催化劑及特種彈性體等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中試裝置,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細胞與基因治療中試平台是我國北方最大細胞與基因治療生產基地之一,擁有符合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標准的細胞與病毒車間及10條生產線,提供研發生產一體化(CDMO)服務﹔智能生物制造中試平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工生所,其圍繞菌種發酵、發酵產物的分離純化工藝等生物制造技術,打造國際先進,集概念驗証、工藝開發、中試熟化、工藝路線評價於一體的公共服務平台﹔隸屬於中紡院的纖維新材料制備技術驗証與轉化中試平台深耕創新與成果轉化,近3年服務企業20余家,實現技術服務收入超5700萬元,為行業提供產業化驗証支撐。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布局未來,天津將緊密圍繞產業發展需求,以建設中試平台服務體系為核心抓手,加速布局一批貫通“實驗室研發—中試驗証—產業化應用”全鏈條的市級制造業中試平台﹔推動中試設備資源開放共享,提供專業化中試服務,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堅實支撐﹔指導現有重點培育平台對標國家級標准,全面提升服務能級,全力爭創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台。(記者 吳巧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