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與時間賽跑 保行洪安全

連日來,永定新河防潮閘持續向下游泄水入海,已累計泄水超3億立方米,水勢平穩。 記者 吳迪 攝
29日,來自上游的潮白新河洪水水頭平穩進入我市境內,截至當日8時,潮白新河裡自沽閘上水位達4.05米,較28日上漲0.8米,雖有明顯漲水過程,但仍低於5.76米警戒水位。面對持續汛情,市水務部門科學統籌水利工程調度,強化科技手段應用,確保行洪安全。永定新河防潮閘、寧車沽閘等關鍵樞紐有序運行,精准調度的閘門、科技賦能的“千裡眼”與“順風耳”,交織成無形的安全網,守護著城市安瀾。
永定新河防潮閘 緊盯潮汐守護四河入海咽喉
“還有半小時就要關閘,下游潮水漲上來了,要趕在漲潮前完成操作,避免海水倒灌。”29日14時許,永定新河防潮閘管理所所長高超向記者介紹實時調度情況。永定新河防潮閘是天津北部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新河、薊運河四河歸一的“總開關”,每一次閘門起落,都牽動著泄洪的脈搏。
高超告訴記者,防潮閘管理所全員堅守崗位,實行24小時三班輪崗制,時刻緊盯上游來水與下游潮情變化。連日來,管理所19人全員在崗,24小時三班輪值,密切監控上游來水流量與下游潮位變化。受渤海半日潮規律影響,該閘每日兩起兩落,利用兩個泄水時機有序泄洪。隨著上游水量持續增大,泄洪“窗口期”也被不斷拉長——27日提閘時間為11小時,28日延長至12.2小時,29日繼續增加,閘門與時間賽跑,與潮汐博弈。
寧車沽閘 提前預泄為洪峰騰出空間
與此同時,溯流而上10余公裡處,寧車沽閘同樣“門戶大開”,20孔閘門全力傾瀉。“我們從23日就開始行動,降低永定河、潮白河的河道水位,為應對上游(北京方向)降雨形成的洪峰提前騰出庫容。”天津市永定新河管理中心寧車沽閘管理所所長周建新在現場解釋道。
監測數據顯示,寧車沽閘28日泄水量達4242萬立方米,29日最大瞬時流量為1050立方米每秒,河水雖急,卻仍在安全警戒線內奔涌。河堤上,工作人員在烈日下穿梭,每小時都要進行一次細致巡查,搜尋可能威脅閘門安全的漂浮物或異常。巡堤喇叭的警示聲回蕩,提醒著附近的鄉親們遠離河道。
科技助力 防汛戰場上的“耳目尖兵”
“在實戰中,老辦法有老辦法的扎實,新設備有新設備的銳利,配合起來才是硬道理。”天津市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九王庄分中心工程師竇青柏深有感觸。他口中的“銳利”,指的是盤旋在薊州山區羅庄子水文站上空的無人機。
在此次水文監測中,無人機成為“偵察兵”。28日,利用天氣窗口期,無人機迅速升空,對水文站上下游難以徒步到達的河段進行巡查,實時發現了倒樹、橋梁局部損毀等情況,畫面同步回傳至市水務局指揮中心。信息傳遞從“跋山涉水”變成“瞬息即達”,為防汛決策與行動贏得了寶貴先機。
羅庄子水文站還配備了自動測流纜道,通過跨河架設的鋼絲繩搭載先進儀器,可實現水流速、流量的自動或遠程遙控測量,數據實時上傳至監測平台。竇青柏介紹,這套系統僅需1至2個人操作,效率遠高於以往需要五六人協作的傳統人工測流方式。
此外,無人測流船適用於非固定站點的應急加測,可遙控至過去難以到達的水域完成流量測量任務,機動靈活。手持式電波流速儀則能在橋頭等點位,快速測量河面流速,結合水深數據推算流量,不受夜間或惡劣天氣影響,這些“利器”大幅提升了野外作業的安全性和效率。
目前,九王庄分中心等多個水文站點人員仍在野外持續監測。羅庄子站已平穩度過洪峰,后續來自密雲等地的降雨徑流及水庫泄水將流經寶坻、寧河、塘沽等地入海,沿線水文監測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記者 王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