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過后,記者走進天津受災最嚴重的一個鎮……

“火腿、雞蛋、米飯、炒菜啥都有,這裡好著呢,放心吧,不上你那去了!”7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初級中學群眾安置點,碰到了正在給親戚打電話的劉學東。放下電話,劉學東對記者說:“安置點離家近、物資齊全,駐點干部想得周到,住在這挺踏實!”
下營鎮初級中學群眾安置點內的部分救災物資(7月29日拍攝)。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山洪過后,下營鎮成為天津市受災最嚴重的鄉鎮之一,劉學東是下營鎮下營村村民。回憶起1天前的情景,她還心有余悸:“夜裡4點多,雨突然下大,幾分鐘的時間,水就直沖進村,浪有一人高,家門口的汽車都被沖走了!”劉學東坦言,活了70年,她頭一次見這麼大的山洪。好在,水位退了一點后,她和丈夫就按照通知到路口集合,乘坐大巴車轉移到安置點。
7月27日以來,天津市薊州區出現強降雨,截至7月28日15時,全區平均降雨量92.7毫米,最大降雨量252.6毫米,並暴發了五十年一遇,有水文記錄七十年來的大山洪,造成泃河沿線13個村庄進水。
面對嚴峻汛情,薊州區迅速行動,十幾個部門聯合作戰,及時發布預警信息,28日5時15分,針對雨情異常嚴峻的下營鎮、羅庄子鎮果斷升級為防洪一級響應﹔7時30分,將其他區域提升至防洪二級響應﹔19時15分,全區防洪應急響應提升至最高級別的一級響應。
救援隊伍在下營中學清理淤泥。人民網記者 崔新耀攝
搶險救災也在同步進行。薊州區對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下穿地道、易積水片區等高風險區域落實“預警上崗”制度,區、鎮、村3.2萬人一線巡查盯守,消防、駐薊部隊和藍天救援隊等7支專業隊伍千余人參與救援。
據統計,為應對本輪強降雨災害,薊州區累計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0527人,啟動下營鎮初級中學、一中、二中、四中、燕山中學等安置點,生活物資帳篷、被褥、食品、飲用水等迅速運抵,為轉移群眾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7月29日晚,經專業檢查、科學研判和評估安全后,薊州區全區集中安置點的群眾已全部返回家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