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信息

天津市武清區:推動《關於支持武清京津產業新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2025年07月31日13:44 |
小字號

7月30日上午,推動《關於支持武清京津產業新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武清區舉行。武清區副區長、京津產業新城管委會主任劉鬆林,武清區政務服務辦主任盧德杰,武清區交通局局長高巧生,武清區工信局局長黃巨山,武清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董偉,圍繞推動《政策措施》高效落地,高水平規劃建設京津產業新城打造“新產業之城”情況進行介紹,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武清京津產業新城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重點建設的“4+N”功能承接平台之一,是推進“三新”“三量”工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武清實踐。為推動京津產業新城主動融入區域一體化、積極服務京津同城化、全力引入創新發展新動能,天津市政府於3月20日出台《關於支持武清京津產業新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武清區政府對照重點任務清單,逐條逐項對標研究,制定印發實施方案,清單化推動政策措施落實。

《政策措施》緊貼京津產業新城高質量發展實際需求,制定涵蓋大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不斷提高社會治理能力4個方面共16條政策措施,在下放市級權力事項、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提升配套服務功能等方面力爭實現新突破。

下放市級權力事項,賦能發展新活力。市裡本著“能放盡放”的原則,將市級政務服務事項依法依規下放至武清區。武清區正在對市級同意下放事項,做好承接、辦理相關工作。目前,位於科創先導區的創新創業服務廳已正式運行,圍繞政務、科創、金融、產業、人才、商務、知識七大服務版塊,搭建起“線上+線下”“一站式”高效能服務平台,提升惠企服務質效,實現“隻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催生發展新機遇。支持武清經開區、高村數智創新園、新材料和高端裝備產業園合理擴區,服務重大先進制造研發項目落地發展。對於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依法依規支持土地多樣化供應。武清作為京津冀三地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建設天津唯一承載區,未來將給予新增建設用地、創新應用場景、爭取國家資金等政策支持。科技生態港(武清園)去年11月22日正式開園以來,累計開展主題推介活動6次,落地項目12個,在談項目62個,重點對接項目39個,正加快打造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

提升配套服務功能,優化發展軟環境。在武清區落戶服務上進一步優化,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人才在武清落戶。推動市中心城區優質公辦中小學通過合作辦學、構建緊密型教育集團等方式,提升武清京津產業新城教育服務水平。支持培育三級甲等醫院和專科醫院,重點提升軟硬件設施和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深化區域交通“軟硬聯通”,協調鐵路部門優化京津城際武清站停靠車次、增投票額。

不止於此,《政策措施》在多領域、多方面對京津產業新城建設發展給予大力支持。在提升市場化引聚資源要素能力方面,充分發揮市、區兩級產業投資基金帶動作用,吸引更多市場化基金和戰略投資者落戶京津產業新城﹔在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方面,積極探索將新城納入天津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與北京自貿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通州組團、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聯動發展﹔在罕見病藥品領域方面,政策支持已在境內上市的境外生產藥品轉移至新城生產﹔在提升科技服務水平方面,創新主體位於新城范圍內的,可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展快速預審、快速維權服務。

《政策措施》的出台及實施,為武清區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今年以來,全區累計落地中國電信應急通信、先通國際醫藥等重點項目266個,其中北京項目66個,正在加緊推動中科智馳等180余個重點在談項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492.61億元,同比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5.03億元,同比增長13.40%﹔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70%﹔限上批零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7.60%﹔規模以上服務業同比增長11.80%﹔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8.30%。

下一步,武清區將抓實用好《政策措施》出台這一重大發展機遇,推動政策措施進一步落細落實,不斷將政策賦能轉化為發展勢能,高水平建設京津產業新城“新產業之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格局中堅定不移走出一條具有武清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武清區委宣傳部

(責編:孫一凡、陶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