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从农田到餐桌:共绘食安“同心圆” 筑牢食安“防护网”

2021年09月14日09:49 | 来源:滨城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从农田到餐桌:共绘食安“同心圆” 筑牢食安“防护网”

赵名霞在种植基地采摘黄瓜

新区餐饮企业明厨亮灶

“餐饮安全 你我同查”活动现场

  ■ 自2018年滨海新区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树牢共同缔造、为民服务、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滨城大地共绘食品安全“同心圆”,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全方位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目前,全区共建设放心菜基地22个,放心畜产品基地15个,放心水产品基地28个,19个品牌被认定为天津市津农精品品牌。新区共有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研发机构20家,其中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国家级2家),建立了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滨海新区海水工厂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粮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今年以来,严格落实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餐饮服务质量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100%;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新区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达到100%;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春雷”、公安“昆仑”、保健食品“打清整”、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食品安全“百日行动”、民生领域“铁拳”等专项行动,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食品产业作为滨海新区优势产业之一,新区聚集了众多食品龙头企业,形成涵盖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食品产业体系,地域大、主体多、分布广、业态全。截至2021年8月,全区共有种植基地110家、畜牧养殖基地235家、水产养殖基地70家,农资经营户88家、食品生产企业193家、特殊食品生产企业14家、食品销售单位17281家、餐饮服务单位12355家、食品摊贩6813户。自2018年滨海新区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树牢共同缔造、为民服务、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滨城大地共绘食品安全“同心圆”,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全方位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放心基地”插上智慧翅膀

  绿色食品丰富“菜篮子”

  瓜果蔬菜齐飘香,金秋九月丰收忙。走进位于滨海新区中塘镇的天津瑞建融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无公害种植基地,这里的黄瓜、玉米长势喜人,处处呈现一派丰收美景。“今年收成不错,再过十多天,我们这100多亩玉米就可以采收啦。我们的蔬菜粮食不但口感好,更主要的是注重无公害,基地全都选用低毒好降解的生物农药制剂,更多的时候采用挂粘虫板的物理杀虫方式杀虫,吃着安全放心。”天津瑞建融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名霞说。

  在滨海新区,这样的蔬菜种植基地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新区积极推进以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为主的蔬菜粮食基地建设,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绿色种植,不断在品质品种上下工夫,做大做优“菜篮子”,为市民提供着越来越多的本地优质蔬菜。在建设蔬菜基地的同时,新区还加强区、街镇、基地三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连续多年实施“放心基地”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放心菜基地22个,放心畜产品基地15个,放心水产品基地28个,19个品牌被认定为天津市津农精品品牌。

  “西红柿该不该浇水,不是由农业专家或者农民说了算,而是让西红柿自己说了算。”在北塘街宁车沽绿郡农业种植养殖基地,科芯公司与当地共同建立了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这里的智慧大棚里,AIPA技术体系也就是人工智能的精准管理农业让人啧啧称奇。大棚一端的盛放水肥一体营养液的白色罐体和输送管连通,蔬菜瓜果“渴了饿了”,传感器会将信息上传到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反向指导设备需要给哪株作物浇水补养。该技术以大数据采集和农业种植模型为基础,对田间地头做精细化数据管理和分析,借以云端管理后台辅助,实现水肥一体数字化、可视化、精细化控制,从而实现节水控肥、降低人力投入,并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多年来,滨海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在源头把控地产蔬果、粮食、肉蛋等食品安全的同时,持续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严格食品生产经营监管

  共同缔造“食安街景”

  舌尖虽小,安全事大。举办大型食品安全专场文艺演出,组建“科普惠民”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科普主题宣讲,建立食品安全宣传站,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开展群众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大调查,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今年以来,滨海新区积极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除了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车站、进景区、进工地、进医院、进企业、进工地、进养老机构等常态化、多样化宣传活动,新区市场监管局还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餐饮安全 你我同查”,对市民关注度高的“网红”餐厅、夜市开展监督检查,深化拓展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途径,共同缔造美丽“滨城”“食安街景”。

  “您好,我们是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今天邀请社会各界代表一起来看看咱们夜市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请您配合……”自5月21日首期“餐饮安全 你我同查”主题活动启动,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多次走进社会关注度较高、就餐意愿较强的夜市、餐馆等,对商户食品安全公示信息、从业人员卫生、后厨环境卫生等进行现场检查。同时,开展专题座谈,耐心解答社区党员、群众日常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扛好扛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推动新区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记者从新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1年以来,严格落实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餐饮服务质量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达到100%;开展集中交易市场专项检查,扎实推进集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入场销售者建档工作;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新区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达到100%;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售卖“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等;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严格落实“五不准”“三专”要求,从速推进“双排查、双推送”机制落实、及时规范追溯平台录入工作。今年以来,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春雷”、公安“昆仑”、保健食品“打清整”、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食品安全“百日行动”、民生领域“铁拳”等专项行动,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落实“处罚到人”要求,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改革创新打造“助推器”

  探索滨城示范模式

  疫情防控常态化,食品溯源和用餐安全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在金元宝滨海农产品交易市场,新区创新打造的电子信息归集管理模式已经日渐成熟。借助这里的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场内销售的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信息真实、查询便捷。支持餐饮单位极速上线推进“网络订餐”建设;引导餐饮单位店内就餐转向线上“网络订餐”;在实施“无接触配送”服务基础上,推进安心自提点建设应用,提高“最后一百米”安全服务能力,加强消费者和骑手安全保障;“食安客签”实现外卖“一餐一签、一客一签”;“放心码”与天津“健康码”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互认……一系列惠民举措发挥防疫、食安双作用,共同筑牢滨城食品安全“防护网”,保证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称心。

  同时,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食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9月10日,记者从新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新区共有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与食品安全技术领域研发机构20家,其中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国家级2家),建立了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滨海新区海水工厂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粮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些都得益于新区实施的食品安全科技发展计划。三年来,新区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科技创新,推进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支持天津科技大学建设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得科技部中央引导地方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组织开展9项区级食品安全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培育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型企业。给予嘉吉食品(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超过1200万元的“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帮助绿色工厂项目、食品生产上云应用示范项目、无菌灌装奶茶建设项目、年产动植物脂混合奶油12000吨项目等落地,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市率先完成食品经营环节信用分级分类精准监管。鼓励支持食品企业参与各类评选,京粮天津粮油2018-2019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

  “自2018年滨海新区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部门创建与区域创建相结合、常态创建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保障水平,着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新区发扬‘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锚定示范引领目标,结合滨城特色特点和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探索,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推动滨城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以‘舌尖上的安全’护航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杜红梅 魏薇 贾磊 摄影报道)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