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水平开放

2023年01月10日16:08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进高水平开放(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一基地三区”的核心承载区,既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又是国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桥头堡。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学者,结合滨海新区发展实际,就如何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建言献策。

  承担制造强国建设重任 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刘 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实现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的重要推动力量,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经过长期发展,滨海新区已经成长为国内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融入制造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滨海新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随着包括5G、工业互联网、预训练大模型和机器学习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人工智能正在步入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占比为76.85%;其次是第二产业,占比为22.74%。在第二产业中,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比为88.01%。在制造业各行业中,排名前五的制造业行业都属于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是率先实现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行业。

  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工业领域各环节,实现模仿或超越人类感知、分析、决策等能力的技术、方法、产品及应用系统。李杰教授在《工业人工智能》一书中强调,工业人工智能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机理、知识结合,实现设计模式创新、生产智能决策、资源优化配置等创新应用,最终达到提升企业洞察力,提高生产效率或设备产品性能等目标。观察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过程发现,制造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属于工业人工智能。与消费互联网的人工智能应用不同,工业人工智能属于严谨的系统化方法和规则,它专注于开发、验证和部署各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有效和可靠地解决工业问题,可持续获得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和生产成本降低。

  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场景开放,是工业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牵引力。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工业人工智能通过与制造业各行业前沿生产技术的互补性创新实现专用技术的体系化和复杂化,最终形成“专精特新”原创技术能力,成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依托。工业人工智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专用技术体系的积累,形成企业和产业具有高壁垒和难以模仿复制的核心能力,进而提供区域和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二是推动包括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和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新的通用技术体系,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出现创造条件。

  目前正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期,也是工业人工智能研发和发展的关键期,京津冀尤其北京是中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沿,天津则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京津协同推动滨海新区工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对滨海新区而言,要加快制定和出台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政策,引进和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探索出工业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路子,为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作者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做强做优数字贸易

  打造服务贸易增长新引擎

  王殿华 张婷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强建设贸易强国。服务贸易作为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经济贸易的转型升级,也深刻改变了传统贸易形式,使数字贸易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对外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为服务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当前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机遇下,只有将数字技术融入服务贸易,才能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促进服务贸易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天津市服务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天津市也被认定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滨海新区在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较高,对外贸易合作较为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发展平台载体,在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数字经济时代,仍需把握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先进制造业和港口经济优势,通过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数字贸易融入服务贸易中,推动服务贸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积极培育数字服务出口新主体。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引发传统贸易格局的变革,为服务贸易的结构调整和新型服务贸易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要进一步壮大数字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拓展对外服务贸易,通过明确的数字贸易定位将大数据服务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要进一步夯实数字贸易产业基础,促进各类服务贸易实现数字化转型。要利用滨海新区在技术交流、体制创新、数据共享、市场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具有指引性和实操性的产业发展措施。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领军企业,不断壮大数字服务贸易的主力军。

  积极打造数字服务出口支撑平台。借助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明确数字贸易标准,突出数字贸易建设重点领域,坚持总体规划,分领域、分环节、分步骤推进,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数字贸易标准工作。要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进程,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发展综合性新型服务平台,推动服务业在融合数字贸易的基础上更专业、更健康地发展。要创新性地打造互联网+全球数字的监理体系,改变传统体系,全程监理、记录和保障权益。要鼓励产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服务型云平台,借助数字贸易平台扩展贸易边界。

  积极优化完善数字贸易环境。支持数字服务行业对外开放,为服务贸易保驾护航。稳定的贸易环境不仅能加快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而且能够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保障。服务贸易发展具备完善的环境是数字服务贸易增长的基本前提。推动天津市服务贸易新发展,首先要带动数字技术和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已有的发展平台作为载体,争创国家级数字贸易示范区。要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智库建设,完善市场拓展体系,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要为数字服务创造良好的贸易法律制度环境,在考虑不同国家法律特点的同时,结合我国企业具体的经营环境,助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新贸易,是赢得未来数字竞争主动权的战略先机,也是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滨海新区应紧紧扭住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持续做强做优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再上新水平。

  (作者分别为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

  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吴建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等特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交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演进的背景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益。

  近年来,滨海新区积极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了以数字创意、科技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有力助推了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建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滨海新区应进一步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迈进,不断增强“滨海服务”品牌影响力,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加快发展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全产业链综合运行效率。天津以工业立市,滨海以制造铸基,新区的服务业发展,要顺应区内制造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的需求,聚焦汽车、电子、石化、装备等重点产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平台、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数据驱动、网络运作等模式,增强检测、评估、营销等方面服务能力,完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条。要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会计审计、工程咨询、工业设计、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业,有效降低制造业中间投入成本,提高“滨海智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部企业和知名品牌,抢占全球产业分工合作的核心环节。推动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以生物医药研发、工程设计、金融服务为代表的服务外包离岸业务规模,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开拓全球市场。

  全面培育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发挥滨海新区“海滨、港口、工业、都市、生态、古镇”等城市特征,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加大对外宣介力度,让人们想滨海、来滨海、留滨海、爱滨海。聚焦“滨城”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扩大健康、体育、文化等服务业有效供给,努力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深挖免税经济发展潜力,丰富免税商业业态,加快免税经济的“双城”布局。针对后疫情时期需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化、社会化,依托生物医药科研生产诊疗基础,构建涵盖疾病诊治、病源分析、健康体检、预防调理于一体的综合健康维护体系。

  深入推进服务经济重点领域改革,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要以国际视野把握新兴产业变革路径,以全局眼光部署先导性服务领域,打造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金字招牌”,在“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平行进口车+”等方面探索更多原创性制度突破。加快发展“贸易+制造+结算”业态,推进综合保税区功能升级,做优保税加工制造、保税物流分拨、保税研发设计、保税维修再制造、保税展示销售功能,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推动惠企政策“一键申请、一站办理”,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准覆盖。

  (作者为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打造开放战略支点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于丽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作为天津“一基地三区”的核心承载区,其中改革开放先行区是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滨海新区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2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共发行4.3万标箱,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推出的“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贸易自由便利化水平。在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滨海新区具备了打造对外开放战略支点,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条件。

  提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设施。“一带一路”一端为全球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另一端为发达国家密集的欧洲经济体和发展潜力巨大的非洲国家,中间腹地包括中亚、西亚和中东欧等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沿线国家在经贸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贸易潜力巨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要发挥其海陆交汇点的地理优势,进一步提高物流港口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首先,天津港要进一步提高码头作业智能化、基础设施数据化和服务平台便利化水平,加快完善内陆物流网络建设,畅通港口与腹地间的物流运输大通道,提升天津港全球国际枢纽港的地位,服务“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其次,滨海国际机场应加快建设机场物流枢纽平台,发挥航空物流区对机场货运的支撑作用,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充分发挥航空物流便捷快速的优势,形成天津物流发展的多元化结构。再次,在目前已经运行的过境国际班列和津欧班列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辐射范围,完善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协同路港航资源,提高港口海铁联运模式的市场竞争力,探索与中欧班列沿线城市建立中欧班列合作机制。

  拓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空间。“一带一路”沿线涉及的国家众多,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达成的政府指导性意见对于合作项目的顺利运行和功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应推动国家部委加强与合作区域之间的磋商,形成政府的指导性意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聚集、拓展园区功能、完善金融服务、推进人文交流等方式拓展海外合作园区功能,以园区为载体平台承接“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建设,促进双循环格局形成。

  丰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形式。推动跨境电商稳步发展,扩大数字服务出口,打造数字服务出口支撑平台,支持数字服务行业对外开放,培育“一带一路”发展新增长点。大数据时代,数字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贸易通过数据传递,加强产业间技术和要素共享,对产业融合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并通过数字服务出口向全球延伸。天津作为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应该抓住率先发展机遇,按照“一核一带五片区”布局,建设数字经济特色示范区,加快建设数据跨境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加快引育数字经济企业,丰富产业生态,不断提升天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输出能力,为扩大数字服务出口规模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为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聚焦企业服务能力提升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唐卫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在准入、开办、营运、退出等市场活动中所涉及的政务环境、创新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综合集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活力、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是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实践表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建,哪里的投资活力就充足、创新水平就高,经济发展速度就快。

  服务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本质就是增强服务能力。这种服务能力涵盖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宏观维度指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微观维度指企业服务客户的能力,宏观维度影响服务的高度,微观维度影响服务的深度。企业服务能力是企业为组织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与交易关系相配套的各项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它是企业服务理念、服务效率、服务产品、服务体系和人员素质等的综合表现。滨海新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政府着力在提升服务企业能力的同时,企业也要着力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企业可从人境、物境、事境三个维度促进服务能力提升。

  优化人境维度就是优化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包括关系维护、关系管理和关系创造。为提升这种关系能力,企业要坚持客户思维,把客户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把客户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建立客户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定期与客户深入沟通,了解客户诉求,掌握客户期望,及时向客户推送产品、服务等信息,将客户作为产品和服务最重要的受益者和评价者,主动按照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的国际规则为客户提供规范化服务,真正让客户体验高效的服务作风、便捷的服务流程和标准的服务方式,显著提升客户的获得感和满意感。

  优化物境维度指企业自身软硬件资源的投入符合市场化标准,它决定着企业服务响应速度、响应专业化和适应能力。为提升这种响应能力,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客户信息反馈机制和共享机制,能够高效地集中资源、配置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识别市场风险和机遇,并在第一时间对客户的服务要求进行有效、快速的响应,满足客户一般性和个性化服务要求。

  事境层面指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通过服务产品、服务体系和服务人员所体现的国际化服务规则。为提升这种规则能力,企业要把设计优秀的服务产品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托。根据“服务之花模型”,企业在对服务全过程所有环节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客户在每个环节上的需求和可能的心理反应后,提供核心服务的同时附加一系列辅助服务如信息服务、订单服务、咨询服务、支付结算、接待服务、保管服务等,形成服务产品组合,实现全链条服务。

  企业要把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提升服务能力的必要条件。坚持系统思维,建立规范的服务规章制度,形成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明确服务部门职责,制定专业化服务策略,在服务过程中有错必纠,及时修正,做到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提高服务体系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实现贴心服务、用心服务、诚心服务、热心服务。

  (作者为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编:李丹、张静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