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2023年03月29日14:49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首批四区试点开建中医医疗集群

  古朴、典雅的中式装修,扑鼻而来的草药味儿,一应俱全的牵引床、按摩椅……走进天津市南开区兴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处处充满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中医骨伤科诊室,姜春元副主任医师正在给赵大娘治疗。赵大娘是姜春元的“老病号”,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腰疼病又犯了,来找姜医生做康复。

  “我们家好几个人都找姜医生看病,有个腰酸腿疼什么的都来找他。”赵大娘说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百姓信赖中医、选择中医。一直以来,我们以中医药为特色,国医堂骨伤、针灸、理疗、康复四大重点诊疗模块都有深受患者认可的‘明星医生’。”兴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潘秀凤介绍。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7家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14家二级中医医院,2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500余个家庭医生团队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形成以中医医疗中心为引领,以区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以基层国医堂为网底,以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随着基本实现“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市民从家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享受到中医药健康服务。到三级中医医院看病的患者纷至沓来,基层国医堂针灸、推拿、理疗等传统绿色疗法为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发挥着重要作用,治未病、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九贴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深入人心。不过,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偏弱,不同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不高,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

  如何提质扩容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优势,用中医药力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津门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推进中医医疗集群建设──我市以此谋篇破题,打造中医药“天津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这些都让我们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市卫生健康委中医处处长于春泉说,“天津作为传统中医‘高地’,中医药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正在积极践行发展中医药的要求,让百姓真正受益。”

  于春泉介绍,实现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是建设中医医疗集群的根本目的。我市在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与区级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组建若干医联体的基础上,又遴选出24个中医专科联盟、30个中医药优势重点专科及15个培育专科、20个中医重点学科,还让我市3个中医药行业学会、100个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和2000余名天津中医药大学博硕士服务团成员参与其中。通过建立“重点专科医联体+专科联盟+学协会”的工作架构,构建以重点专科医联体和专科联盟为基础的优质高效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中医医疗集群内将以建立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名医工作室、专科协作门诊等方式,完善专科优势病种和诊疗路径,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做到优势互补,逐步实现成员单位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吸收其他成员单位医务人员进修和执业。

  于春泉说,目前,我市已遴选武清区、北辰区、南开区、宁河区作为中医医疗集群建设试点区,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使中医医疗集群建设落地见效。

  记者从南开区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南开区已经梳理了各医疗机构硬件水平、人员队伍、特色技术、功能定位等发展现状,加入重点专科医联体并参与组建中医专科联盟;引进我市“专科团队”“硕博团队”等专家团队,深化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名医工作室、专科协作门诊建设和科研合作;推动成员单位间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探索推动院内制剂在各成员单位间调配使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人才交流,引进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培训、讲座、教学查房等。

  潘秀凤说:“我们中心与中医一附院、南开医院、南开区中医院等三级、二级医院签署了医联体协议,从新入职职工的基础规范培训到专业骨干查房、病例讨论,再到观摩临床专家门诊,多方面进行研修学习,提升医务人员专业能力。”

  兴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学科带头人申爱玲告诉记者,她已加入由中医一附院领衔的中医针灸专科联盟,即将到该院接受定期培训。“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离不开薪火相传,借助中医医疗集群建设我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努力当好天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事业的主力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到2024年底,我市将基本完成中医医疗集群建设,增强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树立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于春泉说。(记者 徐杨)

(责编:唐心怡、崔新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