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 走深走实见行动

孙翼飞
2023年04月14日13:54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位于静海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项目室内外工程已基本完工,要不了多久,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医疗服务;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内的一处温室大棚,蔬菜长势正旺,这里所应用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改变了北京、河北两地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

从河北沧州来到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的宋阿姨,享受到联网结算的便利,在回家前就能完成医保报销;

……

9年多来,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今天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同靠燕山脉、共饮滦河水的京畿大地正在深刻改变。今年1月,天津市委、市政府聚焦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实施“十项行动”,其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居于首位。天津将项目化、清单化落实落细各项任务,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加快创新、促进产业协同,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新突破。

往深处拓展,在实处见效,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精彩故事正在津沽大地上演。

抓项目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新突破

从天津市中心驱车向南沿着团泊大道行驶,远远望去,在静海区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一座气势恢宏的楼宇拔地而起。

这座楼宇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项目,是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建筑、系统性工程,也是天津“十四五”期间为群众办的最大社会事业工程之一。

位于静海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项目气势恢宏,室内外工程已于近日基本完工。    人民网 孙翼飞摄

位于静海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项目气势恢宏,室内外工程已于近日基本完工。人民网 孙翼飞摄

几天前,该项目的室内吊顶、墙面刮腻子、地胶基层施工等室内外工程已基本完工,同步开展竣工验收。“这一片本身是沙土地质,而医院项目的地下工程深度较深,又经历了疫情,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春节都没有停工。”该项目施工方生产负责人才永胜满怀骄傲地介绍道:“我们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多个技术难点,比如,直线加速器混凝土墙体厚度达到了3米,一号住院楼应用的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在国内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尖医疗服务,而且随着“协和”这一金字招牌落地,奔着“协和”过来咨询落地的医疗器械、大健康和生物医药等方向的企业蜂拥而至。据了解,目前,已有近100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在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注册。

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董炳军表示:“下一步,合作示范区将瞄准创建健康产业创新区、健康生活先行区、国际合作示范区目标,着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疗中心、科研中心、教育中心和健康产业中心,打造以协和园、神农谷为中心的中西医‘双航母’医疗产业集群,构建面向全生命周期、全人类群体的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全力建设生态之城、健康之城、理想之城。”

在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施工现场,吊塔林立,机器轰鸣,亦是一片忙碌景象。

自总部2018年7月落户河西区以来,中交智运总部大厦、中交二公局办公楼、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配套项目先后落地建设。几年间,中交集团累计实现投资合同额1460亿元,新注册法人单位27家,注册资本超264亿元,摘得土地2000余亩,土地出让金累计达303亿元。

此外,以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京东云、新天钢、中电科半导体、中国大唐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总部企业项目落户河西,打造了以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中交智运等为代表的中交系产业生态圈,以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筹备组、华润电力华北大区、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为代表的“水电”产业生态圈,以航天长峰、航天中认等为代表的航天产业生态圈。至此,河西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和创新氛围已初步形成。

无论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还是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这些项目仅仅是天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产业协作上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协同发展大格局的一个缩影。

9年多来,天津充分发挥区位、科教、港口、产业、城市资源等独特优势,有力有效推进、错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方位深化与国家部委、央企、大院大所合作,累计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超6900个,资金到位额超1.2万亿元。

促创新  “硬科技”赋能产业协同发展

“我们这几天正在升级产品包装,争取在今年进一步拓宽市场!”90后创业者赵祈涵将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一字排开,自豪地介绍每种产品的核心技术。

几年前,赵祈涵从国外学成归来,偶然间得知海水淡化设备排出的浓盐水处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通常是滩晒制盐,一亩盐田一年只能产几吨盐,收入在1000元左右,比种地还要低。

他想改变浓盐水只能滩晒制盐的单一命运。在邀请专家充分调研研究的基础上,赵祈涵成立了天津海桓科技有限公司,核心技术主要围绕从天然海水中提取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结合企业自身研发的海水综合利用零排放成套技术与装备,将海水制成富元素营养液应用于动植物健康养殖。

天津海桓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海水综合利用零排放装备做调试。    人民网 孙翼飞摄

天津海桓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海水综合利用零排放装备做调试。人民网 孙翼飞摄

“在天津创业是必然的选择,政府每年给我们减免一半房租,我们可以将剩下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天津挨着海,给我们的研究和生产提供了很大便利。”赵祈涵说,更重要的是,天津离北京、河北都很近,公司在北京延庆、河北保定等地都成立了农业基地和科研机构,“我希望今后能与京冀两地有更多的互动,公司三地业务同步发展。” 

走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一处蔬菜大棚,草莓、黄瓜、小番茄水灵鲜嫩,长势正旺。顺着一株株植物往下看,插进土壤里的传感器正记录着植物的“健康情况”。“黄瓜‘渴’不‘渴’,小番茄要不要施肥,都是它们自己说了算。”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龙说。

在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的加持下,大棚内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人民网 孙翼飞摄

在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的加持下,大棚内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人民网 孙翼飞摄

4年前,胡建龙带着团队,将公司从北京搬到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目前,科芯研发的精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已入选农业农村部优秀案例,在京津冀地区的不少农田里,都能见到科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研发生产的精准灌溉智能化、水肥一体数字化设备。胡建龙说:“我们希望能够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看到公司的技术能够给京津冀三地农民带来收益和效率上的双提升,感到很欣慰,这也是科技的意义所在。”

园区内,像科芯这样的科技型企业还有很多,这些企业依靠在某一垂直领域的“硬科技”为京津冀地区产业的协同发展蓄力赋能、添砖加瓦。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副主任邢其冬表示:“下一步,园区将落实天津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行动要求,持续提升园区优质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加快载体建设,提升产业能级,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下好“一盘棋”,共享“硬科技”。9年多来,天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布局,10家“国字号”创新平台在津建设;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一批研发机构落户,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设立运行;依托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发展技术转移机构143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487项,汇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天津市参与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达2425台套,年服务京冀企业2000余家次。

重民生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硕果累累

“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红利,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了!”近日,来自河北沧州的患者宋阿姨说,自己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出院当天,医务人员为她办理了住院医疗费的联网结算,回家前就能完成医保报销。

在北师大天津生态城附校,老师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向学生推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预习任务,学生们能够用VR一体机体验火星探测、细胞世界、地球结构等现实课堂难以实现的教学情境……“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北京的好学校开到了我的家门口!”家长们纷纷称赞。

在北师大天津生态城附校,学生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供图

在北师大天津生态城附校,学生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供图

2022年12月28日,第三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京津冀首届航空职业技能大赛在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滨海新区先进制造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举办。共有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航空制造、航空运营、通航服务和航空维修领域的21家企业91名在职职工参加比赛,交流技术成果。

在天津,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民生方面的成果还有很多很多。天津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序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让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津沽大地生动实践、结出硕果。

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实现新突破。持续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北段等建成通车,津兴铁路全线铺轨,初步实现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通达,同城化效应更加明显。全面推进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环渤海内支线运输辐射环渤海主要港口,2022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启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建成后将具备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能力。

生态环保协同取得新成效。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全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7微克/立方米。与河北省签署实施三轮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引滦水质明显改善。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成效显著,绿色生态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超65%,12条入海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消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大幅提升。

公共服务协同实现新提升。深化京津冀社会服务领域合作,让协同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三地人民。北京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学科建设、教育培训等一批合作项目。实施京津冀跨区域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拨付政策,三地老年人跨区域养老的便利性不断增强。三省市专业技术职称资格、高端外国人才资质等实现互认。

地相接、水相连、人相亲。天津将继续立足高站位、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战略,以理念之新谋发展之进,以担当之勇促协同之效,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责编:孙翼飞、王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