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推动传统文化进社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武少民
2024年03月12日09:51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当人们还沉浸在龙年春节快乐之中时,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早已从正月初三开始,便奔波于红桥、津南两区之间,为当地文化发展出谋献策。

记者乘津门联墨界团拜雅集的间隙,对陈伟明做了专访。谈起文化传承,陈伟明激动万分。“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工作者,有幸生逢盛世,并能为民族血脉的赓续和精神家园的构建奉献一己之力,实乃与有荣焉!”陈伟明为津南区打造“三区两园一所”文化惠民工程,在六年的时间里三百多次深入社区走访调研,并先后为咸水沽镇撰写了《双拥赋》、《清风赋》、《和赋》以及大量的楹联作品。

陈伟明说,津南区厚重的人文底蕴,加之津滨双城战略“一根扁担挑两头”的特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补足短版、文化先行的基本发展思路。“为此,我们与咸水沽镇党政部门携手,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切入点,让最具民族特色的楹联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进而使‘门前的正能量’成为涵育社风、民风的有力抓手。‘喜咸水变成甜水;让春风融入家风。’每当人们看到这副悬挂在普明里家风园社区大门口的楹联时,无不为其朗诵上口、言简意赅的两行对韵所深深打动。”陈伟明说,小楹联大文章,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它透过联家的精准表达,将人们内心深处无以言表的情感,凝练且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可谓以文化人的真实写照。

记者了解到,正是这种寓有形于无形之中的潜移默化,使得原本杂乱无章的小区,变得整洁干净起来。用居民的话说,家家户户楼门前悬挂楹联后,小区居民不知不觉中素质有了普遍提高,乱扔垃圾、乱贴小广告的没有了,人们生怕破坏了小区的整体环境,现在就连这里的房价都提高了很多。

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进社区。陈伟明说,咸水沽镇楹联文化进社区,今天见证了这项民心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困难,我们始终不改初心,用实际行动作出最有力的回答。当六年的时间过来后,楹联文化社区已然成为津南区一块靓丽的文化品牌,外省参访团队更是络绎不绝。用津南区主要领导的话说,“津彩南望”望什么?望的就是以文化为引领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四以”讲话精神在津南大地开花结果。

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一问题,陈伟明说,京津冀本来就是一家。不仅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更主要的是同属“燕赵”文化圈。尽管历史上曾有分有合,但归根结底同属一家人。“我个人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应文化先行,只有从血脉亲缘的角度切入,才能从根本上将三地的人心、民意凝聚在一起,进而秉诚输爱、互通有无。最近,我们正在积极筹划‘京津冀传统文化联席会’,并着手成立‘京津冀传统文化交流学会’,旨在团结三地诗联两界有识之士,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高地,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陈伟明说。

作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还是当今著名的诗联辞赋家,尤其是他撰写的《建党百年赋》、《运河桃花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联语解读》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如何更好地做好文化传承?陈伟明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不绝而屹立不倒,归根结底是文化血脉的赓续起着决定性作用。文化传承绝非历史与时代、新与旧的对立,而是继承发展、互鉴共融的辨正关系。任何民族自有文化均与国情密不可分,我们只有梳理清“新”与“旧”的辨证关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的涵养作用,进而以史为鉴,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真正行稳致远。

“盛世腾欢,甲序呈祥凝众志;新春踏舞,辰光兆瑞耀神州” 。陈伟明说,这是中国集邮总公司邀请他撰写的拜年封一联,不仅洋溢着对龙年的良好祝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发展的美好期盼。

(责编:韩昱君、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