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持续深化京津冀医保服务共建共享 便利三地群众就医

2024年05月09日20:43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天津5月9日电 (记者陶建)今天,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局长李国田介绍了2023年以来,天津市医保局主动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免申即享”。去年以来,天津全面推行京津冀异地就医“免备案”,三地参保群众区域内就医结算“一码通行”,无需备案。截至目前,天津市累计开通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分别达到461家、2278家、939家,织密织牢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

推动医药产品集采扩面提质,减轻群众负担。一年来,京津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联盟,即京津冀“3+N”医药集采联盟,先后开展了3批次427种药品集采,8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用于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电生理类耗材、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弹簧圈类耗材等,中选价格均大幅下降。连同落实国家集采成果,仅2023年,天津市节省医药产品采购费用超87亿元,参保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促进共建共享。推动北京朝阳、天津滨海、河北廊坊三地医保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提升医保经办服务协同水平先行、示范。以信息化建设赋能医保便民服务,创新推行异地就医结算、灵活就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医疗费用垫付报销等多项医保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了异地就医门特登记、垫付报销、台账查询等多项业务集成办理。

此外,随着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工作的不断深化,天津全力推动医保基金协同监管,积极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工作格局,守护好参保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李国田表示,去年底,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医保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措施》。接下来,天津市医保局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举措,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拓展京津冀三地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病种范围;在此基础上,天津市医保局将与河北省医保部门先行先试,加快实现两地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全病种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持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推动新增设立的医药机构及时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便利群众就医,为人员往来、要素流动持续注入医保温度。

二是持续深化京津冀医药产品协同管理。不断扩大京津冀“3+N”医药联盟采购规模和量级,将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体外检测试剂类医用耗材等更多适宜产品纳入集采范围;做好国家组织集采、京津冀“3+N”联盟集采结果在天津市落地执行,年内实现药品、耗材、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品种覆盖到1000个。持续推动京津冀药品挂网基础信息协调共享,确保三地药品挂网价格统筹协调。

三是持续深化京津冀医保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医保服务事项,不断提高群众、企业和医药机构获得感。统筹推动北京朝阳、天津滨海、河北廊坊医保协同先行先试,依托三区(市)医保经办大厅设立京津冀医保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就近提供垫付医疗费报销材料受理、门诊慢特病就医登记等服务;同时,天津市医保局将结合试点情况,逐步将京津冀医保综合服务窗口推广到全市16个区。深化医保数据“两结合三赋能”,依托“津医保”App为北京市、河北省参保人提供线上挂号、缴费等服务。

(责编:陶建、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