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金融”助力港产城融合发展
从蓬勃兴盛的国际港口,到烟火气浓郁的滨海渔村;从万里远航的巨轮,到渔歌唱晚的舟船;从大国重器的锻造,到海底光缆的铺设……在“渤海明珠”天津,这一幅幅画卷背后,都有“蓝色金融”的鼎力支持。
眼下,天津正深入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辛勤耕耘的金融业日前更是迎来重磅利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天津市政府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门提出要“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航运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对港口、航运、贸易的支撑作用”。我市还出台相关配套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叙做航运金融衍生品等。好风凭借力,天津金融鼓起风帆“驶向深蓝”。
助港兴城 惠及民生
因“河港”而兴、因“海港”而强,港口与海洋已深深融入天津城市基因。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天津多家金融机构不约而同汇聚“蓝色金融”(泛指服务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融通活动)之力,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等的精准支持。
以工行天津市分行为例,该行已累计对接天津港集团本部及港口主业项目近20个,总投合计近70亿元。同时,加强融资存续期管理,向工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工银理财成功推荐投资天津港集团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实现银企共赢。
近两年,天津海滨旅游多次上热搜,滨海休闲旅游区临海新城建设顺势提速。某集团公司在承建临海新城相关配套和服务项目时急需资金支持,天津银行及时抛出橄榄枝,以其持有的一宗面积49.38公顷的海域使用权做抵押,发放了7亿元贷款。“沉睡”的海域资源被唤醒了。类似的金融创新不断提升这座海滨城市的功能和吸引力,促进海洋旅游等新兴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滨海新区北塘居民世代以海洋捕捞为主业。随着近海渔业资源日趋枯竭,渔民们的小渔船需要升级改造才能驶向更远海域。渔船升级需要钱,这可把“看海吃饭”的渔民难住了。去年,农行天津分行创新推出“渔船贷”,以合格渔船为抵押物,对渔民发放3年期抵押贷款,盘活渔民固定资产,贷款可随借随还。第一个“尝鲜”的张师傅,名下渔船已从4艘增加到6艘,作业范围也扩至山东石岛、浙江舟山一带。金融助推下,北塘渔业产值提升了,也间接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推动高端制造 引领绿色转型
今年1月9日,在天津临港舾装1号码头,伴随着响亮的礼炮声,一艘16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正式交付国际集装箱班轮巨头——地中海航运公司,完成了“中国资本+中国制造”的首艘租赁船舶的出口。这是民生金租利用东疆项目公司与地中海航运公司合作,在中船天津下单建造的集装箱船之一。作为我国融资租赁创新高地,天津率先形成了服务“中国造”船舶海工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租赁链条。目前,中船天津手持20艘船舶订单,金额近190亿元,近4年都将满负荷生产。
天津融资租赁在推动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方面同样表现不俗。今年4月,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就18艘全球最大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项目签约,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中信金租通过在东疆设立的项目公司,为其中一艘船舶提供约3.3亿美元融资。业内指出,目前全球新造船只运力正在向甲醇、LNG等可替代燃料驱动转换。天津融资租赁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国高端船舶制造向世界领先目标迈进。
作为高技术船舶的一种,海底光缆铺设船因涉及诸多“卡脖子”技术,其建造和应用对于提升海洋工程技术水平至关重要。去年1月,工银金租通过设立在天津东疆的单船公司与天津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一艘海底光缆铺设船租赁项目,打破了国际上在光纤及海缆铺设领域的相关垄断,并于去年10月成功交付。
民生金租总裁助理邓毅表示,航运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船舶资产价值较高,航运企业资金需求大,该领域的融资方式正逐渐由信贷向金融租赁转变。天津作为融资租赁聚集地,如今又有国家层面和天津市的政策加持,未来在高科技船舶等大国重器制造领域大有可为。
既有“硬功夫” 也练“软实力”
港产城融合,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要有船舶数量或货运数量等“硬功夫”,还需要有保险、仲裁、交易等“软实力”。
海洋运输面临区域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多种不确定性风险,我市保险业通过提供相关保险产品,帮助涉海企业分散风险。
记者从天津金融监管局获悉,此前,我国一艘巨轮在美国装货时遭遇飓风,虽已按当地海事部门要求避台,但仍与附近不明驳船发生碰撞,造成船壳外板、锚链、尾轴等多处损坏。该轮于美国完成修理后,回国卸货时发现还有货损。
为这艘轮船提供保险保障的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第一时间介入事故调查处理,获得对方高度认可,现已完成“远洋船舶险”项下船壳损失及“远洋船东保障险”项下的货损赔付,总计882万元。“此次成功赔付不仅维护了客户利益,也提升了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影响力,为中国涉海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强后盾。”天津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说。
面向大海,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找到了发力点。中行天津市分行去年先后挂牌成立了“航运金融中心”“租赁金融中心”,深耕航运物流、跨境结算等领域。一年来,该行累计向航运金融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68亿元,提供结算服务的企业超7200家,结算量超260亿美元。
今年,在服务港产城融合和金融市场建设方面,我市相关创新之举不断涌现:
4月,上海清算所与渤海银行联合编制的“天津港产城融合发展债券指数”发布,可作为投资港产城融合发展主题债券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标的。
7月,市委金融办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携手开展“天津航运金融发展指数研究项目”,并通过指数报告评价机制择优推荐金融机构和产品,解决航运企业的“选择困难”,提升航运金融服务能级。
截至今年6月末,天津完成船舶租赁业务105单,同比增长25%,继续保持船舶租赁业务规模占全国总量90%以上的优势;船舶保险保费收入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8%,已超去年全年保费收入的90%;跨境人民币结算量2300亿元,同比增长30%,人民币在我市跨境交易中的份额首次突破40%,创历史新高。(记者 岳付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