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团队天开园创业记
走进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随处可见创新创业者忙碌的身影。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天开广场2号楼的天津智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清未来),墙上清华大学的校徽、校训赫然映入眼帘。
智清未来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先进功能粉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其研发主体依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及新型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从清华园到天开园,这家企业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有的聊”
创业路演诞生一段“缘”
“粉体材料是一种工业基础原材料,‘无粉不成材’,粉体技术和粉体材料在电子、化工、医药、建材、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天津智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振国告诉记者。
去年,项目正处于从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苏振国说:“通过几代清华人共同的努力,我们终于掌握了核心技术,但拥有实验室里的技术路线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真正产业化落地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道难题。”
今年5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正式入驻天开园。为加速吸引北京高校科研项目在天津转化落地,天津中心精准锁定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转移研究中心等6家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与其建立合作,不定期在天开园组织项目路演,帮助项目加快落地,智清未来便是其中一家。
“路演结束后,天开园、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的很多领导非常关注我们的项目,并迅速到北京和我们交流,我们又来到天津考察,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决定落地天开园。”苏振国说。
落地天开园,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相关部门的诚意。
“天津对我们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设备、包装、运输等配套企业齐全,高校资源丰富,和北京距离近……但当时影响我们决定的,还有和天津的‘眼缘’。”苏振国说。
“当时交流的时候,就觉得天津的领导懂我们、懂行业、懂产业。”苏振国继续解释,“我们介绍项目情况时,天津的相关领导一听,马上就表示‘可以帮着对接涂料企业’——他们知道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的市场在哪儿。”
“这种共鸣感让人觉得很欣慰,特别有的聊。”
一拍即合。
“没的愁”
保姆式服务化解企业“成长的烦恼”
6月20日,智清未来落户天开园核心区。
“天开园是天津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科创园区,核心区周边聚集了众多高校,以及不少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院所,园区里聚集了很多优秀的科创企业,各项服务也都会为企业的发展量身打造”——这是苏振国对天开园的“初印象”。
带着这份印象入驻之后,苏振国对天开园的创业生态和服务生态有了更深入而具体的感受。
“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天开园持续为我们对接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机构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资源,还给予我们租金减免、鼓励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过程中更有‘一对一’专属服务,只要提出问题,很快就有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提供服务。”苏振国说。
技术成果想在天津落地转化,确定厂房是关键一步。
“了解到我们对场地的初步需求后,天开园和津南区的相关工作人员立即帮我们展开了‘海选’。”苏振国说。
“海选”之后,工作人员筛选出了约10个场地,组织公司到实地一一考察。“这一轮看下来,感觉都有点瑕疵,有的交通不够便利,有的厂房比较旧,有的厂房规模不够。”
“能不能再找一批?”苏振国有点不好意思。
当然没问题!
由于生产需要,厂房载体在面积、挑高、用电配置方面要求较高,经过更为细致的沟通,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梳理闲置载体资源,再次为其寻找最匹配的厂房。在与各工业园区深度对接后,没几天,第二轮“看房”又开始了。这一次,苏振国相中了津南区八里台镇的一处厂房——8月20日看厂房,28日企业便确定签约。
“整体来说都挺顺利的,包括初创企业最担心的资金问题,都没太发愁。”苏振国笑着说,先是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给企业提供了数百万元的担保,几乎同时,天津科创天使投资公司也进行了天使轮的股权投资,而后多家银行跟进,主动对接贷款需求。眼下已达成千万元的投融资额度意向。
有了“金点子”,装了“钱袋子”,还为企业长久发展“搭台子”,公司发展自然驶入快车道。
“走得稳”
“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结出硕果
在智清未来,“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协同创新格局有了最直观的体现。
“从成果转化成产品,再走向市场,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多年从事科研及产业化工作的苏振国坦言,“因为太了解其中的艰辛,就更觉得技术不能停留在实验室里,不能停留在研发阶段,而是要真正地做成产品,走向市场,服务社会,服务百姓。”
智清未来的发展将按照三期规划进行,要在天津打造企业的先进粉体材料全国生产基地。苏振国介绍:“从产量上看,目前在八里台镇已启动了一期的万吨级生产线建设,预计12月初正式投产;二期预计于明年建设5万吨级生产线;三期预计在2026年建成10万吨级生产线。从产品细分市场看,公司将细分为几大应用领域,包括绿色建材、橡胶涂料、环保水处理、生态农业等。”
斗志昂扬的时间表,来源于企业对自身技术的深厚底气,和对天开园的十足信心——目前公司已成功签下数千万元的订单,订单量突破万吨级。
作为科研成果孵化器,天开园致力于打破智力创造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壁垒,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将“雏鸟”培育为“凤凰”。在苏振国眼中,正是因为身在天开园,公司才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走得更加稳健。“说实话,如果完全靠我们自己去开拓,可能很不容易。天开园已经有2000多家企业,大家沟通起来非常方便,同在一个园区里,说见面就能见面,甚至可能上下楼就能聊聊天,企业之间也有非常好的信任基础,大家一张嘴:‘咱都是园区里的对不对?’——这就是自来熟!”
一年多来,天开园从无到有、日新月异,日益成为天津创新资源集聚地,这里不断将北京的科研优势与天津的产业优势深度融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智清未来,未来可期。(记者 胡萌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