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老船厂再“启航”

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
2024年12月06日14:27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12月初,波光粼粼的渤海湾,停靠着一艘艘正待远航的巨轮,吊车声、号令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这里是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下简称“中船天津”)的码头。近三年以来,这里每年都会有身披鲜艳红甲的巨轮出坞下水、进行试航并交付客户。“目前,公司手持订单35艘747万载重吨,订单总金额近350亿元,生产计划已排至2028年。”中船天津负责人说。

中船天津厂区。受访者供图

中船天津厂区。受访者供图

谁能想到,三年前,这家老船厂曾“找米下锅”,一度濒临破产。

2021年11月,“盘下”破产的港船重工资产后,中船天津正式揭牌运营。公司引进大连造船的先进技术,推行精益管理、常态化降本增效等改革举措,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造船基地之一。

三年里,中船天津聚焦技术,完成建模推进计划10余项,工艺推进项目40余项。如今,双线双坞船舶建造捷报频传,造船关键周期持续缩短,在同类船舶的建造上,中船天津与国内先进船厂的差距逐步缩小。

“我们从深化船型施工过程质量管控及风险点辨识开始,狠抓产品质量,并全面改善焊接质量,减少打磨工序。现在造船生产对外一次报验合格率达到96.54%,船舶焊接一次合格率99.15%。”望着即将试航的巨轮,中船天津负责人眼中充满骄傲:“我们采用两台800吨龙门吊,顺利完成了全球最大B型LNG燃料舱上船安装,这项工艺也是国内首创,节省施工费用数百万元,减少施工时间近50小时。”

中船天津B型LNG(液化天然气)燃料舱吊装作业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船天津B型LNG(液化天然气)燃料舱吊装作业现场。受访者供图

增效的同时,还要降本。

中船天津全面推行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率99.45%,公开采购率、电子采购率均达100%;跟踪大宗材料价格趋势,压控原材料采购价格,建立紧固件常备库,并同步在一体化系统构建“寄售虚拟库”,预计每年可节省20余万元。

中船天津负责人介绍,在技术引进工作中,公司与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签约,在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等领域密切合作。与大桥焊材等头部企业联合研发FCB焊材,逐步实现国产焊材替代,并正式成为天津市焊接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此外,在这三年间,中船天津聚焦“人才”工程,积极探索用工机制创新路径,构建聘用制等选人用人通道,引进高端人才53人,并制定《外协直管人员管理办法》,推行直管用工新模式,在起重、精度、吊车司机等关键工种实行外协直管。目前,中船天津拥有直管外协员工超过500人。

常年风平浪静的渤海湾是天然的造船良港。眼下,中船天津正在研发不同生产环节的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同时还在筹建二期智能厂房,完成后产能几乎翻倍。

“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努力,不辜负这得天独厚的条件。”谈及未来,中船天津负责人如是说。

(责编:韩昱君、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