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近视防控教育联盟在天津发布共识 协作推进近视防控工作

人民网天津3月27日电 (陶建、郭维瑾)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构建起高效协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格局,切实降低三地儿童青少年整体近视率,提升眼健康水平,3月25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共同在天津举行京津冀近视防控教育联盟共识发布仪式。
2024年3月,京津冀近视防控教育联盟在天津正式成立。一年来,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下,京津冀三地全面调研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和存在问题,组织教育和眼科专家、一线教师多次研讨,经过反复交流与调整,最终确定共识内容。共识明确了京津冀三地要坚持“健康第一”理念,聚焦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增加体育活动时长,建立学生视力档案要求。根据共识,三地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搭建更广泛的近视防控交流平台,汇聚教育、眼科、公共卫生等多领域专家,完善科研合作机制,共同研发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共享课程资源,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共识凝聚了京津冀三地在近视防控领域的经验与智慧,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重点。
教育部体卫艺司卫生健康处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对京津冀三地在近视防控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肯定,要求京津冀加强协同、创新举措、协作推进近视防控工作,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发布仪式上,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分享了一年来京津冀近视防控教育联盟开展的近视防控工作经验。共识的发布标志着京津冀近视防控教育联盟从“协同探索”迈向“深度融合”。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观摩了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中心幼儿园、天津霍元甲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静海实验学校的特色爱眼护眼活动、视力筛查现场、大课间体育活动等。
来自京津冀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近视防控专家、中小学校长代表以及学生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