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春季如何预防花粉过敏?如何合理安排户外运动?专家这么说

2025年04月11日08:09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天津4月11日电 (记者陶建)近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季节与健康”(春季)新闻发布会,卫生领域相关专家分别从春季预防过敏、儿童生长发育、养生以及假期出行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给出解答。

春暖花开时节,好发皮肤瘙痒症状,是过敏导致的吗,有哪些防护建议?对于反复过敏发作的患者,有哪些提升免疫力的好办法?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李珺莹表示,春季万物复苏、气温回升,但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丘疹样荨麻疹等,大多都有明显的瘙痒症状。春节主要有四类过敏原:

首先是植物花粉,包括树花粉和草花粉。树花粉中常见的如杨树、柳树、柏树等。另一种草花粉,容易被大家忽视,其颗粒小、易黏附皮肤并深入呼吸道,引起皮肤及呼吸道过敏症状,常见的有蒿草、豚草等。建议敏感人群避免在植被茂盛的区域长时间停留,尤其是干燥大风的天气。如果外出,要佩戴好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清洁面部和鼻腔,及时更换衣物。

第二类是尘螨,春季湿度上升、被褥清洁不足等因素容易导致尘螨滋生。研究发现,每克灰尘中可能含1000-10000只螨虫,因此建议定期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敏感人群可使用防螨材质寝具;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空调滤网应提前清洁消毒。

第三类是霉菌,春季温度回升加速霉菌繁殖,浴室墙角、厨房水槽、空调滤网、室内绿植土壤等,均是高风险区域。所以,建议定期清理家中这些潮湿区域,绿植土壤表层可覆盖砂石抑制霉菌,空调使用前需彻底清洗滤网。

第四类是昆虫相关过敏原,春季蚊虫活跃,叮咬后可能引发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等。因此,建议大家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可喷洒驱虫剂,家中安装纱窗。

李珺莹提示:一是关注气象部门花粉浓度预报,合理规划出行;二是居家环境保持清洁干燥;三是如果出现严重过敏症状,比如持续憋气、面部水肿等,需要及时就医。

李珺莹表示,反复过敏常常提示是一种免疫失衡和皮肤黏膜屏障受损的问题,所以针对调节免疫平衡和日常皮肤护理方面给出建议:

首先要科学护理皮肤,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避免刺激。切忌过度搔抓或烫洗皮肤,减少使用香皂等碱性洗浴用品。洗澡水温不要太高,控制在37-40℃,时长不超过15分钟,每周2-3次为宜,浴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乳,促进修复皮肤屏障。二是穿着舒适。选择宽松、柔软的全棉衣物,尽量避免贴身穿羊毛、化纤等材质的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其次是均衡饮食与营养。一方面,要理性对待食物,不要盲目忌口。除非有明确的过敏原,否则像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都可以吃,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深海鱼、亚麻籽油等富含ω-3的食物,同时减少蛋糕、油炸食品等高糖、反式脂肪酸摄入。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3补充和益生菌。另一方面,饮食宜滋阴润燥,适当食用蜂蜜、梨、百合、山药等食物,有助缓解皮肤干燥。

第三是坚持规律作息与运动。要适度锻炼,通过散步、瑜伽等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出汗刺激皮肤。同时要保障睡眠,成人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尽量22点以前睡觉,以保证4小时的深睡眠时段,以减少免疫紊乱的风险。

第四是调节心理状态。一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压力,可通过社交、兴趣活动来疏导负面情绪。二是避免焦虑,可通过每日10分钟正念冥想,降低体内皮质醇水平,可减少过敏相关症状的发生。

最后,提醒广大市民和患者朋友,反复过敏患者需坚持“防护-修复-调节”多管齐下,若症状持续加重,务必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春季孩子如何科学安排户外运动以促进骨骼生长?建议每天时长是多少?如果平常时间不够的话,周末补足有没有用?

天津市儿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行政主任苗阳表示,春天阳光充足,气温适宜,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生长激素的分泌也相对旺盛,这也为孩子们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孩子们也脱去了厚厚的冬装,家长可以鼓励他们运动起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水平、运动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宜的运动,循序渐进,以免造成运动损伤。春天可以选择跳跃性运动,包括跳绳、跳高、跳远、打篮球、排球等。跳跃能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软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孩子长高。球类运动需要频繁跳跃和跑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另外,拉伸类运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骨骼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纵向压力,像游泳、引体向上、体操、舞蹈等运动能牵拉肌肉和韧带,促进脊柱和四肢骨骼生长。但是像举重、哑铃等负重运动具有压迫性,过大的压力会阻碍骨骼的纵向生长,孩子的骨骼发育还没有完全定型,容易受损,尽量避免进行此类运动。

学龄前的孩子建议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长达到180分钟,其中户外活动至少120分钟;中小学生建议每日累计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

不建议平时运动时间不够,仅靠周末来补足。因为骨骼的生长是持续稳定的过程,需要规律性的刺激,周末集中运动易使身体疲劳,增加损伤风险,而且无法持续稳定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及骨骼刺激。

春季易出现肝火旺盛或情绪波动,在这个季节应如何做好健康保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卫生主任技师李艳玲表示,中医认为“春应肝”,春天是一年中肝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最该养肝的时候。春季应少“酸”多“甜”,酸性食物吃多了就容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肝旺则容易损伤脾胃,引起脾胃虚弱病症,可以选择适量的枸杞子、葡萄干、龙眼、大枣、糯米、山药来调养,而且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

老年人建议多吃菠菜。菠菜搭配黑白芝麻、松子仁、花生仁、葡萄干、枸杞、核桃肉、杏仁等制成八宝菠菜,具有养血润燥,润肠通便的功效。

青年女性可以喝些玫瑰花茶。玫瑰花具有升发作用,正适合于春天饮用,同时还具有疏肝解郁功效,可以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且富含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及加速疾病痊愈,还可以加一些菊花、几粒枸杞子效果更好。

中年男性建议吃些韭菜。韭菜具有补肝肾、杀菌、补血、助消化、降血脂等多重功效,还可以加上豆芽菜、肉丝一起烹炒。

马上就是“五一”小长假了,对于即将出行的公众,有哪些特别的传染病防控建议?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吴伟慎建议:

一是提前了解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如果目的地存在传染病高发的情况,应尽量避免前往或推迟行程。

二是在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应科学佩戴口罩。同时,保持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不接触和投喂野生动物。

三是注意饮食卫生。在外就餐时,应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避免食用生冷、不洁的食物,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四是做好健康监测。旅途中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责编:孙一凡、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