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业科企见面会 破解成果转化堵点

农业生产力的跃升,离不开科技创新带来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科研与产业需求脱节、成果转化存在堵点,如何破解这些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难题呢?4月15日,天津市组织了一场科企见面会,发布科研成果,对接企业需求。与此同时,“天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也正式上线,这个平台集成了政策咨询、成果发布、需求对接、金融支持等多项功能。
15日上午,在北辰区红光农场里,由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学技术局、市知识产权局指导的天津市农业科企见面会,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成为主角。市农科院、天津农学院、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等科研团队,重点推介了在农产品加工、渔业科技、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农科院加工所研发的“果蔬菇粮药”活性物质精准提取与高值转化技术,让参加见面会的企业很感兴趣。
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在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绿色低碳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先后建设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农业研究院。宝坻区智慧农场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西青区数字农业产业园成为京津冀智慧农业示范窗口;七里海湿地和团泊湖区域集成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实现生态与效益双赢。2024年,天津市有4项案例入选了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项目。
从昨天开始,由天津市农交所运行的“天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也正式上线。平台集成了政策咨询、成果发布、需求对接、金融支持等功能,旨在打通“实验室到田间”的全链条服务。
天津农交所负责人表示,平台将常态化开展科企对接活动,推动技术、资本、产业深度融合。随着农业产业的迭代升级,很多农业企业针对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需要通过市场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跟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平台的定位是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第一阶段先针对天津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把天津市研发成果推广出去,实现落地转化和应用。未来希望能够走出天津,能够服务全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贡献。(记者 徐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