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多个街道老旧楼宇厂房“变身” 丰富便民生活圈

双职工家庭没时间做饭,在哪里可以找到物美价廉又安全的食堂?大型综合菜市场拆除,到哪里可以就近买菜购物?日前,天津多个街道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存量资产盘活,让闲置十余年的旧楼宇、老厂房“变身”,丰富15分钟便民生活圈。
“孩子上学前、放学后,我们经常来这个百姓食堂就餐。早餐10元钱以内、正餐20元钱以内就能解决,经济实惠又营养健康。”居住在和平区宜昌北里的居民李若楠表示,最近家门口开了百姓食堂,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李女士所说的这个百姓食堂,位于和平区新兴街宜昌道33号,半年前这里还是一栋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闲置楼宇。经过改造,如今华丽变身。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商业综合体品牌餐饮、医药健康、休闲娱乐等业态应有尽有,吸引周边居民前来就餐、采买,十分热闹。
新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田明泽告诉记者,新兴街总面积不大,但常住人口有4万多人,人口密度大,临街小商铺多,集中的商业街区却不多,居民购买日常所需的物品常常要辗转多个地点。近年来,街道和社区在调研中发现,居民对于多样化业态的需求极高。原有承租商退出后,宜昌道33号闲置十余年。投资方之前想开快捷酒店,但楼上居民怕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诸多问题,让闲置楼宇“重生”颇费周折。街道采用“政府搭建平台、引入市场机制、解决居民需求”的工作思路,联合社区党委,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听取意见。同时,牵头房屋产权单位、投资方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项目现场推动会,从解决项目难点堵点、商讨经营方向、提示施工问题、协助招商服务等多角度推动项目更新改造,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尽最大努力解决老百姓多样化的需求。旧楼宇重新盘活,还要考虑长久发展,不能干着干着就“黄”了。街道办和投资方经过反复论证,根据百姓实际需求,避免引进同质化商铺,留下百姓最需要的业态。如今,该商业综合体招商率达到百分之百,店主生意红火,百姓满意度高,丰富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盘活闲置资产,河北区江都路街在盘活存量上也实现了一些突破,助力企业利用闲置厂房打造创意街区,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满足百姓多样化、品质消费的需求。
2019年海门路市场被拆除后,周边近2万居民就近买菜购物成了难题,居民对于新建一个综合性市场的需求十分迫切。“街域内老年人口多,占比接近50%,老年人对网购不太适应,就想在家门口一站购物。”江都路街公管办相关负责人说。位于江都路1号的天津市第四日用化学厂,曾创造了全国知名品牌金鸡鞋油,后来因企业改制等原因,2014年厂房停产闲置。2023年,街道联合企业将厂房进行了整体提升,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消费街区金鸡鸣园。
“海门路市场拆除后,街域内餐饮购物比较分散,周末孩子来看我想出去聚餐还得开车。现在,下楼不到百米就有很多选择,太方便了。”居住在汇英里的王阿姨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前期通过征求居民意见,他们引进了中端、低端酒店和餐饮店,还打造了淘宝街、菜市场,将原来海门路市场的一些商家安置进来,为周边百姓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记者在金鸡鸣园看到,园区内涵盖了餐饮、服装、住宿、家政、美容美发、物资回收、维修、邮局等跟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20多种经营业态,为百姓打造了一片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记者 庄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