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静海:悠悠运河“淌”出历史长卷

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
2025年04月26日13:57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静海是京杭大运河入津的第一道门户。一座运河文化博物馆,将静海与这条古老河流的古往今来,浓缩其中。

4月25日,“发言人带你领略‘津派文化’·走进静海”主题新闻发布活动在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运河文化博物馆举办,发言人以运河文化为脉,将运河漕运兴盛、文化汇聚、民俗风貌动情讲述。

回顾往昔: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运河塑造了静海的根和魂,也接续推动着这座城市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河与海,构成了天津独特的地理形态,也形成“津派文化”的独特之处——河海相容。

一条运河,在静海绵延49公里,流经6个乡镇、110多个村庄。沿着运河顺流而行,就能看到运河留下的三座古镇:唐官屯镇、陈官屯镇、独流镇。沿岸有西汉古城、宋代古船、张官屯官窑等105处文化遗迹,以及九宣闸、静海火车站、独流木桥等3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建筑。

同时,独流老醋、陈官屯冬菜、史记泥塑等94项非遗技艺遍布运河周边,诉说着漕运兴盛时期,运河人家富足优渥的生活。

工作人员搅拌独流老醋醋胚。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工作人员搅拌独流老醋醋胚。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陈官屯冬菜。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陈官屯冬菜。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昔日,独流镇三河交汇,船帮、商会、贸易带来码头的繁荣境地;护送商品河运、会把式的人在此繁衍生息,劈挂拳、通背拳、翻子拳等武术技艺流传至今。

今朝,泥塑、柳编、剪纸等民间传统技艺、非遗名品蓬勃发展;“运河风光游”“非遗美食游”等运河文旅线路,吸引游客集聚,赋予城市文旅核心竞争力;运河衍生的乐器文化、耕读文化、工商文化不断增加城市新意,也让“运河故事”有了具象表达。

工作人员介绍石头画民间传统技艺。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工作人员介绍石头画民间传统技艺。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沿着运河游静海,唐官屯、陈官屯、独流三座古镇发布人,都带来了“运河名镇代言品”,推介着家乡独特的文化风情。

盒子花灯、陈官屯冬菜、独流老醋……一个物件讲述着一座古镇的运河往事。盒子花灯至今已有300年历史,被誉为“花灯之王”,唐官屯镇的乡亲们用这个小盒子装下中华五千年的绝美画卷,到全国巡演。陈官屯冬菜与漕运兴起紧密相关,为方便河运途中食用,百姓种的青麻叶白菜被加工成冬菜,随着一众商品,通过运河涌向各地。独流老醋与码头经济繁荣息息相关,独流河流多、鱼虾多,南北船客就用醋来去腥调味,独流老醋也不断发展,声名远扬,成为中国三大名醋之一。

立足现在:可品、可感、可带走

“不论过去还是今天,百姓生活都和运河息息相关……”在这场以运河为主线的发布里,静海的运河不再神秘、文脉更为清晰、符号更加独特。这条多元包容的“文化廊道”,是京杭大运河送给静海的“礼物”。

现场,静海全新发布两条“五一”文旅精品路线,一条是“静游”线,打造集“千年运河”文化体验、“春夏露营”自然疗愈为一体的漫游线路;另一条是“嗨游”线,打造“童趣自然·亲子成长”轻松溜娃线路。静海将持续开展春有梨花节、夏有西瓜节、秋有丰收季、冬有冰雪节的“四季营销”。

静海文化名人与文化传承志愿者,还在现场和大家分享运河在静海的传说故事,生动讲述运河人家的惬意生活和所见所感。

“这是静海出品的乐器,全球一半的萨克斯出自我们的四党口中村。”“这几件泥塑都出自工匠之手,创意再现了昔日运河的真实场景。”音乐匠人和传承人充满活力的推介,让现场所有人印象深刻,通过一件非遗IP,认识一面静海风貌。

工作人员演奏静海生产的手风琴。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工作人员演奏静海生产的手风琴。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运河文化,在静海是可品、可感、可带走的。发布现场的旁边,依次摆放着静海名品。一系列与运河相关的非遗项目、老字号、特色产品,通过媒体网红的镜头,走进全国网友的视野。

因为运河,南北美食与风味小吃在静海荟萃;泥塑、柳编、剪纸等民间传统技艺蓬勃发展;“运河风光游”“非遗美食游”等运河主题文旅线路,赋予城市文旅“安静”的核心竞争力。

静海泥塑产品吸引参观者驻足。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静海泥塑产品吸引参观者驻足。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运河赋予陈官屯独特底蕴,全镇以运河为底色,发展‘农耕文化’‘状元文化’,推出圆梦节、教师节、敬老节‘三个节日’,重点打造运河民宿,即将在‘五一’期间与游客见面。”静海区陈官屯镇党委书记李忠斌邀请参观者到陈官屯逛乡野、住民宿。

展望未来:汲取养分、塑造形象

在静海,运河与湖泊相映、动静相宜。“一轴两带”文旅线路,串联起一个个风景秀美、底蕴深厚的村庄。畅游崇泰庄园、春光农场、多兴庄园、漂鸟好吃花园、云良渡,享受春和景明间的安逸。休憩在吕官屯、北二堡等特色乡村民宿,感到全身心的放松。

静海秀美村庄俯瞰图。静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静海秀美村庄俯瞰图。静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静海是“中国温泉之城”,84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吸引游客康养休闲。52平方公里团泊湖被列入“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录”。今年,静海还将组织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团泊湖半程马拉松等国际赛事。

不仅如此,静海的文脉完整绵长,当下,也正通过塑造文化自信,更好地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我们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静海2200多年的历史文明,成为静海人知来路、明去向、敢拼敢干的底气。另一方面,抓时代精神的创新,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当中来提炼静海人新的精神,家国情怀重、干事创业拼、待人待事诚,将这种精神融入到现代发展当中。”静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颖介绍,今年以来,全区正在火热开展“贯彻新思想 实现新崛起”主题宣传活动,从文旅融合、文化传承、文明培育等方面实施6大工程、22个品牌。

“静海是一个动静皆宜、河湖林泉具有、各种产业业态丰富、美食丰富,有自己特色,特别是人间烟火气极其浓郁的地方,我们也在此向大家发出邀请,诚挚得邀请大家抽时间来到静海、品味静海、推广静海。”郭颖向全国网友发出一份“寻味静海”的春日邀请。

(责编:张静淇、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