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10周年:用全市1%的土地书写创新奇迹

从最初的政策探索,到如今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勇立时代潮头,一路踏浪前行。
4月2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新闻发布会,发布天津自贸试验区10周年建设成果。
发布会现场。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设立以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全面落实国家赋予的任务使命,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有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占全国复制推广成果的14.2%,制度创新指数在全国22个自贸试验区中连续多年位列前三。
“天津自贸试验区区内实有经营主体近9万家,用天津市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26%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8%的进出口额、43%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6%的税收收入。”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李文海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自由流动等方面深入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了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贸易更加便利。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贸易监管制度,实现货物进口26.55小时通关,效率远高于48小时国际标准;在综保区内设立大型跨境电商平台“退货中心仓”,将退货平均时间由11天缩短至5天左右。
——投资更加自由。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由122条缩减至27条。成立天津自贸试验区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和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水平的跨境投融资服务,打造海外工程投资政策创新高地。
——资金流动更加顺畅。围绕外资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内外资一致、跨境投资无迟延、压缩审批时限等方面,精准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跨境投资效率,促进金融市场连通。
金融创新引领发展
10年间,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特色鲜明。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长贾科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推动实施了50余项含金量高、影响面广、集聚力强的创新政策和试点项目,惠及天津自贸试验区各类经营主体9万户,新增本外币账户超过18万个,累计办理跨境收支4300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8700亿元,分别占到全市总量的25%和32%。
“譬如,复制推广自由贸易(FT)账户,让企业跨境资金收付更加顺畅、资金运营管理更加高效,天津市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结算量已突破1.1万亿元。再如,聚焦天津特色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落地实施了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离岸租赁对外债权登记等9个创新项目,累计业务量超过350亿美元。”贾科说。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10余条政策措施,涵盖了深化自由贸易账户应用、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支持天津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
产业赋能持续增强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是天津自贸试验区10年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单泽峰详细介绍了天津自贸试验区在赋能产业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进展成效。
——创新金融形成规模。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式,飞机、船舶、海工平台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超70%;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重要创新策源地、模式输出地和机构聚集地。
——“保税+”多点开花。保税维修涵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等众多品类,成为国内业务模式最丰富、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保税研发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有力推动了国产飞行模拟机研制;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落地,天津港配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网络货运蓬勃发展。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司机426.6万名、车辆392.5万辆,并将服务延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碳资产管理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的行业生态。
——生物医药创新突破。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等创新举措,吸引罗氏制药、瑞普生物等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在区内聚集,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下一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四个提升”上发力。
提升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水平,深入实施RCEP,主动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围绕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为全国对外开放贡献更多“天津经验”。
提升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水平,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发挥海陆空港的通道优势、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先行先试的创新优势,深化区域协同开放合作,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中更好展现天津自贸作为。
提升高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水平,持续拓展政策应用场景,发挥系统集成创新能动性,巩固租赁、保理等优势产业规模。持续深化“五大保税中心”建设,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努力促进数智产业、跨境电商和新型离岸贸易等新业态发展壮大。
提升高效能深化管理创新水平,优化“一委一办一局三片区多联动”工作体系,实现“行政综合+创新统筹+落地实施”工作闭环。完善制度协同创新、政策共享机制和复制推广工作链条,放大政策溢出效应。完善风险识别和防范机制,提升风险防控效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