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加快102项防汛排涝工程建设进度 迎汛备战 杜绝“带病入汛”
2025年04月30日09:00 |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迎汛备战 杜绝“带病入汛”
记者昨日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各区各部门各单位立足防大、防猛、防突发,提早落实迎汛备战各项举措,加快102项防汛排涝工程建设进度,坚决杜绝“带病入汛”。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海河流域降雨量总体偏多2到3成,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将责任落实到会商研判、监测预警、避险转移、抢险救援等环节,拧紧“防、减、救”责任链条;同时发挥巡堤抢险技术专家作用,调动部队、企业、社会等应急抢险力量,完善“属地+技术+部队”网格化防抢协作机制,优化应急保障方案,细化上堤通道、物资调运线路、装卸料场、交通保障等措施,前置排水、抢险等器械,确保关键时刻快速响应、高效处置。
相关部门要在汛前完成主干道路易积水地区改造工程,对于跨汛期工程,制定“一处一案”度汛举措;围绕去年汛期暴露出的短临预报预警能力不足、城市排水能力偏弱、基层应急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重点督查督办,“一区一单”下发督办函,限时整改;并且开展极端天气处置演练,以及安全常识、极端强降雨防范等培训,提高公众对灾害风险及预警信息的认知度,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各项准备。
此外,多部门加密会商、科学研判,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强化临灾预报预警,在多个平台发布预警响应和提示信息,“叫醒”“叫应”各级责任人提前上岗、提级防范;完善蓟州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包保责任体系,加大对重点点位的巡查力度,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提早落实船只回港避风和口门封堵举措,避免人员伤亡;在此基础上,统筹调水、保水、节水、雨洪资源利用等措施,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保障城市供水“生命线”。(记者 王睿)
(责编:陶建、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