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武清区围绕运河主题开展多项文化夜游活动

光影穿越古今 感受运河夜韵

2025年05月09日10:06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光影穿越古今 感受运河夜韵(图)

武清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和参与夜游活动的游客进行互动。 武清博物馆供图

千年运河,奔流不息。京杭大运河武清段,古称“潞河”,曾是南粮北运的黄金水道,更是一条贯通南北的文化血脉。近期,武清区围绕运河主题开展多项文化夜游活动,让游客在多彩非遗技艺和炫目演艺活动中感受大运河的时代脉动。

入夜,武清博物馆灯光亮起,参与夜游的观众在一楼入口“船家客栈”处领取“通关文牒”后,即将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运河之旅。在三楼“拾光·韵河”展厅内,光影场景与历史文物置于同一空间内,令观者仿佛跨越时间长河,流连于千帆竞发、人声鼎沸的运河岸边。

京杭大运河武清段有多长?花丝镶嵌“飞鸟金步摇”的设计原型是什么?戏曲戏靴有多少道制作工序?跟随“通关文牒”的问题引导,观众漫步展厅,领略马氏花丝镶嵌技艺的巧夺天工;欣赏终南木雕师傅如何把漕运盛景刻进古雅扇面;品味杨村六街的彩色剪纸以灵巧的刀工勾勒出运河人家的喜庆年节;惊叹于烧蓝技艺制作的“凤舞九天掐丝凤冠”,仿佛将时光封存在了方寸之间……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游客得以沉浸式感受大运河的文化馈赠与鲜活传承,重温“半天下财富悉经此路而进”的辉煌篇章。

活动中,古泉州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张旸为观众热情地讲解泥塑知识和作品特点。“武清古称泉州,古泉州泥塑和运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制作泥塑取土就在大运河畔。这次展出的作品是我创作的‘这方土地这方人’系列作品中的四件,囊括了各个朝代的著名人物。这次运河主题的夜游活动很有新意,可以让观众尤其是孩子们带着问题和任务看展和了解藏品,会有更深刻和生动的认识。”

华彩千古韵,运河夜未央。近日,位于武清区河西务镇的运河不夜城正式开街,以新文旅、新思维和新模式,全面演绎“新运河文化”,为游客打造一个全维度沉浸的运河文化主题文旅街区。

街区汇聚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人文风情,将运河三千里盛景展现在一幅宏阔南北、气势恢宏的立体巨幅画卷上。“五一”假期期间,街区内7个大舞台和18个小舞台上演了百余场沉浸式演出,既有民俗非遗技艺展示,也有运河音乐节、汉服巡游、快闪表演等主题活动。同时,109个古色古香的艺术商亭组成的商业街,汇集众多美食、文创、手作商铺,充分展示了运河沿线文化及本土特色文化,打造新时代的“运河盛景图”。(记者 张帆)

(责编:崔新耀、张桂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