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高铁穿梭 新城崛起

天津南站片区加快构建站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2025年05月12日08:54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高铁穿梭 新城崛起(图)

位于西青区张家窝镇的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众多科技企业扎根生长,高端配套项目不断集聚。 记者 潘立峰 摄

清晨时分,从天津南站始发的京津城际列车如离弦之箭,载着“双城一族”开启“坐着高铁去上班”的通勤时刻。同一时间,与南站隔街相望的经纬恒润研发中心里,工程师的指尖跃动着代码。不远处的为明学校,琅琅书声唤醒朝气,鹏瑞利医院迎来就诊患者,杉杉奥特莱斯广场灯光点亮,为开门纳客做着准备……

津城西南,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轨道路网串联京畿通衢,创新产业涌动发展热潮,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和繁华商圈带来安居保障,站产城融合的活力画卷徐徐铺展。

作为天津市“1+16”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同时也是西青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前沿阵地,天津南站片区锚定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交通枢纽为引擎强势破局,吸引产业聚势、城市焕新。

“推动南站片区站产城融合发展,是西青融入京津冀发展大局的立足点、服务全市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支撑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我们将深入落实市委部署,扎实推进站产城一体化建设,发挥‘站’的优势、明晰‘产’的定位、提升‘城’的品质,打造一座站产城融合发展、相互赋能的活力新城。”西青区委书记朱财斌说。

以站为芯,以产为翼,以城为基,交通枢纽裂变升级、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城市版图加速拓展。作为京津冀同城商务区的闪亮窗口,天津南站片区正以站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为路径,向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门户的目标大跨步迈进。

枢纽裂变 从“轨道交会点”到“要素引力场”

“家在北京、工作在天津,要说双城生活,我可有发言权。以前回北京要到天津站坐车,赶上堵车高峰,去车站的时间比坐城际的时间还长。现在从南站出发,半小时直达,像在同一座城市上班。”往返京津两地多年,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莫新勇,见证了天津南站带来的同城效应。

透过天津经纬恒润办公楼的落地窗,“天津南站”四个大字清晰可见。便捷的高铁网络,让企业得以吸纳首都高端人才,实现双城协同办公。“高铁+地铁”立体交通,更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对于经纬恒润来说,天津南站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成为企业链接双城资源、驱动智造升级的动力引擎,彰显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站产城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曾经的高铁“过路站”,如今已是京津冀要素流动的黄金接口。从这里出发,34分钟直抵北京、18分钟到达廊坊、4小时通达上海。打破时空壁垒,千里之遥化作咫尺之距。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天津南站汇聚,交通枢纽互联互通,让这一片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释放出强劲的辐射效应。

津沧、津雄城际铁路规划落子,天津南站将从交通节点跃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随着地铁M2线、M11线和市域(郊)铁路津静线持续推进,将编织起立体交通网络,实现高铁、轨交、公交无缝衔接。

产业聚势 双擎发力 塑造现代产业新标杆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光启商业中心建设现场,一栋栋楼宇如春笋拔节;不远处,经纬恒润研发中心二期项目破土动工,智能网联产业的“最强大脑”加速扩容。这一幕火热场景,正是南站片区以站产城一体化擘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注脚。

光启商业中心将承载呷哺集团旗下凑凑、茶米茶全国总部及天津地区总部,打造集甲级写字楼、商旅酒店、餐饮零售于一体的高品质综合体。

经纬恒润研发中心二期将聚焦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预研,与已投用的一期项目形成“双核驱动”。企业负责人表示,两期项目全部投运后,5000名高端研发人才将在此攻关车路协同、无人运输等前沿技术。

作为南站片区发展的核心引擎,规划面积4.87平方公里的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核心区,正以交通枢纽为依托,聚焦高端服务业与新一代信创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光启商业中心、杉杉奥特莱斯、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构成“黄金三角”,成为南站科技商务区商圈“首店经济+总部集群”消费版图的核心;经纬恒润研发中心、鹏银数据运营中心等项目落地,推动智能网联、数据服务等技术成果转化,加速构建“枢纽+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

不久前,京企(青丰)科创中心正式成立,南站科技商务区与北京市丰台区开启全方位战略合作,精准对接首都初创企业创新需求,搭建起一条“北京孵化—西青转化”的通道。

“南站科技商务区正以天开西青园为创新引擎,布局车路协同全息感知环境,探索低空经济枢纽建设,通过研发—转化—产业化全链条生态,将交通流量转化为创新增量。”西青区南站科技商务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征说。

城市焕新 产城人共生共荣 勾勒宜业宜居版图

晨光熹微,大福圆市集·枫雅道菜市场升腾着烟火气,新鲜的蔬果摆满摊位,智能AI识别溯源电子秤闪烁着数字,商贩与居民的对话交织……这家开业不久的菜市场,古朴的装修风格与现代化的智能管理“混搭”,为居民提供代炒菜、洗切一条龙、智能称重付款等贴心服务。

小小菜市场,不仅是百姓“菜篮子”,更是南站片区站产城一体化建设中“城”的功能落地生根的具象表达。以张家窝镇为核心承载地,教育、医疗、生态、商业配套如枝叶般舒展,勾勒出生态宜居的现代生活图景。

沿着林荫步道漫步,社区公园内孩童嬉戏、老人对弈,塑胶跑道串联起健身广场与景观湖泊;举步可达鹏瑞利国际健康商旅城,尽享一站式深度医养融合服务;校园书香墨韵,与商圈时尚霓虹交织呼应。

“下楼就有菜市场,10分钟步行到口袋公园,小区斜对面就是购物中心。周末遛娃,白天去公园耍,晚上到商场吃饭、看电影,别提多方便!”住在四季花城社区的王先生分享着一家四口在张家窝镇的幸福生活。

3年前刚搬来时,周边配套尚不完善,随着站产城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曾经图纸上的规划如今都化作触手可及的便利。“以前觉得住郊区不方便,现在才发现,这里既有都市繁华,又不失宁静宜居,感觉空气都多了几分甜,幸福感越来越强!”王先生感慨道,眼中满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在这座绿色生态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片区,一个个口袋公园巧妙嵌入,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日常。社区推行智慧化管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便民服务一键响应,让生活既有温度又有“智”感。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站产城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在周边产业园工作的年轻人选择安家于此,“职住平衡”的理想照进现实,烟火气与幸福感在这里生生不息。

眼下,12年一贯制的为明学校即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全龄段教育体系;集餐饮、购物、休闲、酒店于一体的福湾广场新中式商业综合体顺利封顶;多个品质楼盘引入,满足多元居住需求;叠加“人才强区”等政策红利与专项基金支持,南站片区正以完善配套吸引优质项目,以站带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加速构建产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

当高铁飞驰的掠影映上写字楼的玻璃幕墙,科创实验室的代码编织出创智未来,市井烟火与人文气息融入街巷肌理,这座站产城融合生长的未来之城,正挥笔书写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答卷。*(记者 王音)

(责编:郭维瑾、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