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京津合力托起未来产业

2025年05月15日09:58 | 来源:天津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京津合力托起未来产业

10吨的发酵罐能产出100多万元产值的酶;生物醇制成的香水热销电商平台……在不久前天津市公布创建的首批4家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一大批“未来”技术落地开花。

眼下,天津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2万家——这样的“底气”使天津通用人工智能、脑机交互、生物制造、低空产业等未来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在此背景下,京津两地合力,通过资源互补、产业联动,共同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创新种子”孕育产业森林

天津市武清区是首批4家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之一,主要围绕生物制造、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这里有26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生物制造企业有数十家。这些生物制造企业中,约三分之一跟北京企业或高校有合作。

元合成(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元合成)是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简称前沿研究院)、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海纳阳光(北京)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于去年7月合作成立的。

走进元合成中试车间,一个10吨发酵罐映入眼帘。“罐里产生的发酵液经过分离、纯化和固定化,形成细细的白色粉末,就是我们的成品酶。”元合成总经理汪志明告诉记者,眼前这个10吨发酵罐可以产出1.2吨至1.5吨酶,产值达100多万元。

“3月,我们完成了首笔订单的生产,给客户发出了200公斤用于生产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所需的酶。4月,这个产品进入吨级规模化生产阶段。”据汪志明介绍,目前,他们在研的酶产品有4种,其中2种已经投产。

据介绍,截至目前,前沿研究院孵化了5家合成生物企业,将一批天津大学的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1月,我们生产了3万瓶香水投向京东、微店等线上和线下渠道,卖得还不错。”天津源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前沿研究院孵化的企业,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香水的原料是生物发酵而成,为天然玫瑰主香成分,因此,香味较为纯粹。天然玫瑰香从稀有走进了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三地产业合作也日益加深。“我们近期参与了多个京津冀协同的项目合作,比如,跟北京智谱华章等公司联合成立了‘AI+BI(人工智能+商业智能)’联合体,计划在未来基因设计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提升我国在核心菌种和酶领域的自主设计能力。”前沿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以合成生物为驱动的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武清区重点发展的“双高引领”产业之一。今年一季度,武清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3%,越来越多“北京研发、天津转化”的科技成果在这里落地。

“北京化工大学武清产学研基地正在装修,占地2万平方米左右,总投资约3亿元,5月底前,11个项目将完成入驻,其中有7个项目属于合成生物领域。今年预计能有17个项目入驻。”天津武清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基地主要打造中试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体系。

不只是武清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均入选首批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脑机交互是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的领域。坐落于此的脑机海河实验室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牵头成立京津冀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产业联盟,共筑脑机接口产业创新生态;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核酸药物、通用人工智能、特种烯烃衍生物等细分领域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了“小区域内优势产业集中、各片区研产互辅、各产业萌芽共生”的未来产业集聚态势;天津港保税区生物制造产业涌现出健康糖、菌丝蛋白等一批标志性实体产业化项目,逐步形成产业体系完备、政策支撑引领、场景应用丰富的生物制造产业生态。

“场景示范”培育生态沃土

随着科技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未来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天津积极加大对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培育。记者注意到,宁河区和北辰区入选了天津市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低空产业是宁河区重点发展的领域。眼下,宁河区已汇聚42家低空经济企业,催生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不堵车、不绕路,快递“从天而降”是种什么体验?

在宁河现代产业园区,每天,数架无人机往返于快递驿站和企业之间。这两三公里的路程,快递员通常需要15分钟至30分钟才能送到,而无人机在2分钟至5分钟就能完成货物配送。截至4月底,宁河区已开通9条航线,运行以来,累计实现飞行1000余架次、运送快递1.2万余件。

物流场景只是宁河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在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5架带有机巢的无人机每天常态化巡查60航次;数百架农业植保无人机在田间施肥、打药,全年总作业面积达300余万亩次。

随着低空场景应用的普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前,宁河区与北京市丰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发展。“之前有不少北京无人机企业表示有生产制造和测试验证需求,我们最近拜访了北京市丰台区一些企业,其中有几家已达成合作意向。”天津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玲说。

在北辰区,低空产业和生物制造是其重点发展的领域。北辰区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京津冀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和低空经济产业与安全研究院。目前,60个优质项目已进驻京津医药谷科创研发孵化中心。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拓展,低空经济的新业态正在重塑城市发展格局。眼下,天津拥有低空产业相关企业数百家,聚集了天航智远、一飞智控、云圣智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效物流、航拍测绘、农林植保、旅游观光、港口管理等多业态应用场景丰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

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看来,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具备发展生物制造、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为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试验场”;另一方面,丰富的科教资源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源头活水。

“天津享有自贸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多项政策红利,这些政策利好都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成长沃土。”刘刚表示,未来,天津需进一步发挥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及人才富集等优势,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未来产业关键领域,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深化京津联动,共建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大树参天、小树成林”的未来产业生态。(记者 宁广靖)

(责编:郭维瑾、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