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天津东丽欢坨:好“柿”映红好日子

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 孙翼飞
2025年05月17日16:19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天刚蒙蒙亮,邢万祥脚蹬胶鞋,拎上筐,又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棚里。

眼下,正是西红柿收获旺季。尽管雇了几名工人采摘,但邢万祥还是亲自上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一茬,忙活半年,都是为了摘果这几天。”

邢万祥自家棚里的西红柿开始成熟。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邢万祥自家棚里的西红柿开始成熟。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在常见的蔬菜中,西红柿是比较费工的品种。育苗、培土、浇水、整枝、打杈、吊蔓……要把西红柿种好,一天也不能闲着。说起种西红柿,邢万祥可是个老手,“1985年,我19岁,跟着父亲在地里,开始一点点学。比如‘三穗’果出来了,就得‘焖顶’,长太高了,果就不大。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西红柿枝蔓爬满吊秧线。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西红柿枝蔓爬满吊秧线。人民网记者 孙翼飞摄

在邢万祥所在的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欢坨村,家家都种西红柿。邢万祥今年59岁,他从几岁时就记得,西红柿香甜的味道弥漫整个村庄,“天津管西红柿叫火柿子,我们村,就是火柿子味的。”

年轻时,邢万祥也曾离开过村里这片土地,追求新潮的行业。2018年,欢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村里种的西红柿逐渐在市场角力中脱颖而出,成为欢坨村有名的物产名片。“我得回来,继续种西红柿。”邢万祥对这片土地始终有感情,内心很坚定。

承包500亩撂荒地、搭建100多亩温室大棚、成立欣融格(天津)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邢万祥说干就干,成了村里最大的西红柿种植户。每年“欢坨西红柿节”,邢万祥都带着自己种的西红柿展卖。

市民在“欢坨西红柿节”追寻“儿时味道”。王莹摄

市民在“欢坨西红柿节”追寻“儿时味道”。王莹摄

西红柿根本不愁卖,春季5元一斤,秋季10元一斤,一个大棚的西红柿一年就能卖15万元。遇到同行取经,邢万祥也总是倾囊相授,“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别人找我是对我的认可,我高兴。”

在欢坨村,现在已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看谁家的西红柿种得好、卖得多。目前,欢坨村有1430亩的生产种植基地向市民开放,不仅欢迎大家前来采摘,体验欢坨西红柿种植环境和农耕乐趣,生产种植基地还开辟了特色展示区,方便广大市民购买和品尝。

特定的气候、日照、地势、土壤,赋予了欢坨西红柿果肉饱满、沙瓤多汁、酸甜可口,外形圆润的特色。这里的西红柿不添加科技手段,全是儿时的老味道。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2022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里,“欢坨西红柿”榜上有名,这也是东丽区农产品首次上榜“国字号”。

近年来,金钟街道在东丽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助农、品牌强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以农业“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欢坨西红柿种植再上一个台阶,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2023年,欢坨西红柿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以邢万祥为代表的欢坨人,从一颗小小的西红柿出发,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步子越迈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责编:崔新耀、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