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对232处隐患点4轮全覆盖排查

雨前雨后“放大镜”式巡查、气象会商“加密版”预警、技术专家“零距离”驻守、应急队伍“热备态”待命……汛期来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入关键期。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提前部署,从风险排查、培训演练、联合防御、动态监测到公众科普全链条发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线”。
自6月15日天津市入汛以来,市规划资源局组织市地矿局、华勘局两支专业队伍的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常驻蓟州一线,会同蓟州区90余名群测群防员有序开展“三查”工作。据统计,6月15日至7月1日,天津共出动专业技术人员、群测群防员351人次,巡查排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018点次;蓟州北部山区102处隐患点自动化监测设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24小时监测,监测数据无异常。市规划资源局地质矿产处处长冯鑫表示,若遇极端强降雨,将协调自然资源部派驻专家赴蓟州区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群测群防员加密隐患巡查频次,迅速完成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全覆盖的巡查排查。
据了解,今年入汛前,市规划资源局充分发挥“三级四层”地质灾害隐患网格化监测作用,对全市在册的23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位进行4轮全覆盖现场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动态调整“一点一案”,指导落实各项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与此同时,完善更新《天津市2025年度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为北部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提供全流程制度支撑。“我局在蓟州区组织开展了天津市2025年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应对专项演练和专项培训班,动用技术支撑、抢险救援、要素保障等力量100余人,无人机、激光雷达等装备50余台,蓟州区各涉灾乡镇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等现场观摩演练。”冯鑫说。
本周,天津经历新一轮降雨过程,市规划资源局强化与气象部门会商,在每日常规会商的基础上,针对本轮降雨过程加密会商频次,及时分析研判雨强、雨量和落区;充分发挥京津冀地质灾害防范一体化格局作用,及时沟通北京市、河北省雨情和预警情况。同时,实行“局领导带班+24小时专项值班”制度,40余名专业后备力量与群测群防员随时待命。
市规划资源局二级巡视员高明兴表示,为做好连续降雨防范应对,已组织技术人员在雨前和雨后加密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置。天津将依托蓟州北部山区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体系,开启“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试点工作。(记者 陈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