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活很丰富,我喜欢这里的氛围”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天津外国语大学留学生莉莉的中文诗朗诵《再别康桥》,在学校举办的“译路星火·津彩上合”主题比赛中赢得评委称赞。比赛结束后,她把“一等奖”荣誉证书和参赛活动合影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很开心,这是我在中国的美好纪念。”莉莉笑着说,“我也没想到自己现在会这么积极地参加活动。”
她回忆,去年刚来中国读大学时,除了上课,周末就在公寓里待着想家,给远在俄罗斯的妈妈打电话。听到家人的声音,还没开口眼泪就先流下来。后来,听从老师和家人的建议,她决定多出去走走。
刚来中国,她总是迷路,得时刻盯着导航才能找回学校。跟中国的同学聊天她才知道,天津的道路特色是沿河而建,蜿蜒曲折,本地人习惯用左右区分方向,不说东西南北。
“我在俄罗斯读高中时,从王家卫开始了解喜欢中国的电影、歌曲,太有味道了。”莉莉一聊到这个话题,就打开了话匣子。
提到中国电影,来自也门的苏莱也表达了同样的热情,他来天津留学之前就看过很多中国功夫电影,能一口气说出好几位影星的名字。
越深入了解,越喜欢中国,莉莉现在特别关注学校举办的活动。5月下旬,她参加了非遗主题活动,学习绒花制作工艺、戏曲表演技巧,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6月初,莉莉、苏莱和国际学院的同学们到宁河区芦台镇“赶大集”,体验“烟火气”,品尝当地土特产,学习包粽子,了解中国端午节起源,还体验了农耕文化,见证玉米进入石磨从颗粒变成面粉的过程……“小时候我听奶奶讲,她也是这样手工磨面粉”。苏莱喜欢品尝各地特色美食,前几天刚和同学去了天津红桥区“网红”美食打卡地西北角,“吃了烤包子、烤羊肉串”。
周末莉莉也没闲着,她会抽出固定时间去图书馆,每天坚持读5页中文专业书籍,了解某一领域专业知识,有时会看一些玄幻小说放松。
晚上,莉莉喜欢去海河边骑车。她说,用手机扫码解锁一辆共享单车,戴上耳机听着歌,沿岸有很多特色建筑,借着灯光,这些建筑又倒映在河里,美不胜收。
“中国的生活很丰富,我喜欢这里的氛围。”莉莉说,现在跟妈妈视频联络,都是跟着妈妈学做家乡菜,这样除了中国菜,还可以换换家乡的口味,“我以前不会做饭,现在出来留学,变得独立了。”
未来,莉莉想做一名翻译。暑假到来,莉莉和同学们已准备好去旅行,到中国的其他城市看看,了解当地的美食、语言和文化,“这对学习中文很有帮助”。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7月15日 第 1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