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南开系列学校“7·28校殇日”88周年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

2025年07月29日10:25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7月28日,是南开学校历史上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校殇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提出“爱国三问”90周年,在“校殇日”当天,“纪念抗战伟大胜利,传承南开爱国主义精神——南开系列学校‘7·28校殇日’88周年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师生校友以庄严的鸣钟仪式和深入的学术座谈追忆那段峥嵘岁月,致敬南开先辈们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以此铭记抗战历史、传扬爱国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校长陈雨露,张伯苓老校长后人张元龙等南开创办人亲属代表,副校长白承铭等参加活动。

鸣钟仪式现场。李享摄

鸣钟仪式现场。李享摄

在鸣钟仪式上,师生校友代表缓步走到南开大学校钟前,首先庄严鸣钟7响,随后再鸣28响,寓意铭记7月28日之南开校殇。

“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能改变,未来的道路我们坚定前行!南开人,必将永不忘‘7·28’血雨腥风,恪守革命遗志,弘扬爱国之情,以愈挫愈勇为奋斗底色,令南开精神永存永驻!”活动倡言以史为鉴、警示后人、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自强不息、胸怀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回望88年前,当侵华日军的铁蹄踏入华北,南开因其鲜明的爱国立场首当其冲。从7月29日凌晨至30日,日寇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等南开系列学校实施有计划的毁灭性轰炸。思源堂、秀山堂、木斋图书馆等标志性建筑在烈焰中倾塌。南开罹难,不仅是学校之痛,更是中华民族苦难的缩影。侵略者的暴行,意在摧毁中国的文化与教育,扼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然而,他们低估了南开人的坚韧,更低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张伯苓老校长悲愤宣告:“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南开人在国难中坚守信念的宣言,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南开师生千里跋涉,辗转昆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华民族存续了宝贵的文明火种,为国家富强培育了大批的栋梁之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

今日之中国,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日之南开,更以崭新的姿态矗立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前沿。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校钟,不仅铭刻着民族的伤痛,更激荡着奋进的力量。她时刻提醒着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方能烛照未来;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永续辉煌。“南开校殇日的记忆,是我们共同的伤痛,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继承先辈遗志,弘扬南开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让南开的事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白承铭在鸣钟仪式上说。

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会长詹先华说,1945年深秋,当抗战胜利的号角响彻神州,时任天津市长的南开校友杜建时专程奔赴重庆,向张伯苓校长肃然禀报:“校长,抗战八载,南开四千六百余师生校友,无一人屈膝事敌,无一人附逆投敌,未出一名汉奸!”詹先华说,这份用血火铸就的清白,代表着南开人在抗战中傲然挺立的脊梁。

“啊拉个亲,啊拉个恰!阿拉个亲亲,恰恰恰!嘶——嘭啪!嘶——嘭啪!南开!南开!Rua!Rua!Rua!”活动中,大家齐诵南开拉拉词。作为早期南开学校拉拉队的口号,拉拉词常见于学校大型集会活动中,在老师指挥下,全体学生高声齐诵,声音洪亮,振奋人心。在1934年的华北运动会上,南开学子曾通过呐喊啦啦词,呼吁抗日救亡。

师生校友代表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和南开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交流。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

师生校友代表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和南开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交流。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

鸣钟仪式后,师生校友代表在南开大学省身楼举行座谈会,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和南开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交流。

与会师生代表纷纷表示,将铭记南开人爱国报国的历史,传扬伟大抗战精神和南开爱国主义精神,以“小我融入大我”的实干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陶建、崔新耀、韦承金、李享)

(责编:孙一凡、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