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信息

天津市武清区:推动《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2025年07月31日13:44 |
小字号

7月30日上午,推动《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武清区举行。武清区副区长、京津产业新城管委会主任刘松林,武清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卢德杰,武清区交通局局长高巧生,武清区工信局局长黄巨山,武清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董伟,围绕推动《政策措施》高效落地,高水平规划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打造“新产业之城”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的“4+N”功能承接平台之一,是推进“三新”“三量”工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武清实践。为推动京津产业新城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积极服务京津同城化、全力引入创新发展新动能,天津市政府于3月20日出台《关于支持武清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武清区政府对照重点任务清单,逐条逐项对标研究,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清单化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政策措施》紧贴京津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制定涵盖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4个方面共16条政策措施,在下放市级权力事项、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升配套服务功能等方面力争实现新突破。

下放市级权力事项,赋能发展新活力。市里本着“能放尽放”的原则,将市级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下放至武清区。武清区正在对市级同意下放事项,做好承接、办理相关工作。目前,位于科创先导区的创新创业服务厅已正式运行,围绕政务、科创、金融、产业、人才、商务、知识七大服务版块,搭建起“线上+线下”“一站式”高效能服务平台,提升惠企服务质效,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催生发展新机遇。支持武清经开区、高村数智创新园、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园合理扩区,服务重大先进制造研发项目落地发展。对于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依法依规支持土地多样化供应。武清作为京津冀三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天津唯一承载区,未来将给予新增建设用地、创新应用场景、争取国家资金等政策支持。科技生态港(武清园)去年11月22日正式开园以来,累计开展主题推介活动6次,落地项目12个,在谈项目62个,重点对接项目39个,正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提升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发展软环境。在武清区落户服务上进一步优化,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人才在武清落户。推动市中心城区优质公办中小学通过合作办学、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等方式,提升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教育服务水平。支持培育三级甲等医院和专科医院,重点提升软硬件设施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深化区域交通“软硬联通”,协调铁路部门优化京津城际武清站停靠车次、增投票额。

不止于此,《政策措施》在多领域、多方面对京津产业新城建设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在提升市场化引聚资源要素能力方面,充分发挥市、区两级产业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市场化基金和战略投资者落户京津产业新城;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积极探索将新城纳入天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与北京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联动发展;在罕见病药品领域方面,政策支持已在境内上市的境外生产药品转移至新城生产;在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方面,创新主体位于新城范围内的,可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快速预审、快速维权服务。

《政策措施》的出台及实施,为武清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今年以来,全区累计落地中国电信应急通信、先通国际医药等重点项目266个,其中北京项目66个,正在加紧推动中科智驰等180余个重点在谈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92.61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3亿元,同比增长13.40%;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70%;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60%;规模以上服务业同比增长11.80%;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30%。

下一步,武清区将抓实用好《政策措施》出台这一重大发展机遇,推动政策措施进一步落细落实,不断将政策赋能转化为发展势能,高水平建设京津产业新城“新产业之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武清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武清区委宣传部

(责编:孙一凡、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