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

行进中国丨30秒/辆 中国“造”提速正当时

人民网“行进中国”天津调研采访团
2025年08月19日16:32 | 来源:人民网-天津频道
小字号

30秒,能向前冲出150米的距离;

30秒,能在键盘上敲出20字的消息;

30秒,能划完一条有趣的短视频……

而在天津静海的一家电动车工厂,30秒,足以让一辆崭新的电动车从生产线上下线。

这样的速度,你敢信?

走进厂区,穿过一片轮胎“海洋”,记者来到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玛科技”)的总装车间门口。

“眼下正是电动车行业的生产旺季,车间里15条总装线全负荷运转,马力开足了!”爱玛科技天津工厂总装部部长杜庆成一边引路,一边揭开“30秒/辆”的速度谜底。

眼前的总装车间没有油污满地,不见笨重机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生产场景:工人们紧随传送带节奏,将车架、车轮、车把、鞍座等零部件精准装配,15条总装线如钢铁“长龙”般穿梭,正上演着“一堆零件变身整车”的“速度魔法”。

工人们在流水线有序作业,助力“30秒一辆”的高效生产。人民网 郭维瑾摄

工人们在流水线有序作业,助力“30秒一辆”的高效生产。人民网 郭维瑾摄

在“元宇宙”车型总装线前,杜庆成停下脚步,指着车间里的设备向记者介绍:“这边是能精准控制安装扭矩的定扭枪,那边是自动铆钉枪和自动螺丝机。这条产线经过升级改造后导入了自动化设备,再加上研发设计上的结构优化和工艺前置,现在能做到30秒下线一辆电动车,日均产能达到1600辆。”

从2019年开始,这里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通过一套名为“361数智化工程”的方案,对研发、供应链等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重构,把原本分散的50余个系统整合为统一架构,实现了数据互通与流程标准化。

总装车间内,每条生产线均配备了“准时化生产管理看板”。人民网 郭维瑾摄

总装车间内,每条生产线均配备了“准时化生产管理看板”。人民网 郭维瑾摄

两年前,AI(人工智能)应用加速渗透,工厂也顺势开启智能化转型。

到了2025年,车间里最显眼的莫过于机器人集群的“协同作战”——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数控激光切割设备接替了人工操作,在关键工序上实现毫秒级精准作业;曾经在这些岗位上的工人,如今只需动动鼠标发送指令,监管机器人“工友”的运行状态就行。

“通过构建‘技术自主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的智造体系,爱玛科技带动多家配套企业转型升级,不仅重塑了行业质量标准,也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站在全速运转的生产线前,天津工厂总经理张行注视良久后说道。

他还提到:“未来会继续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一方面把这里的智能制造能力复制到全球;另一方面,也会把更‘智慧’、更高品质的电动车产品带给广大用户。”(潘旭海、郭维瑾、崔新耀、孙一凡、许维娜)

(责编:李丹、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