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天津频道>>信息

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国际智能传播研讨会

2025年10月12日11:12 |
小字号

10月11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成立大会暨国际智能传播研讨会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央及天津市主流媒体单位、相关传媒类企业等三十余家合作单位的代表参会。

会上,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徐震,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李本乾,未来电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世武,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分别致辞。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党委常委、副总裁陈国望签署合作协议,与未来电视有限公司等13家产业学院合作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并与未来电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世武共同为“天外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揭牌。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王济军、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分别为产业学院指导专家和行业导师颁发聘书。

马波表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的成立,是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坚实步伐,为培育高层次国际传播人才搭建了全新平台。希望产业学院从唱响产学研合作交响曲、培育高层次人才、构筑中国声音传播主阵地三方面发力,整合校媒企多方资源,助力天津打造国际传播高地。

徐震表示,天津外国语大学在已有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策马ESG产业学院、数智传媒动画产业学院等基础上,成立第五个产教融合平台,是学校深化新文科建设、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创新实践。期待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明确高等教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目标,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示范性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推动天津传媒产业升级、激发教育活力的“新引擎”。

李本乾表示,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的成立契合当下AI技术重塑行业、语言角色深度跃迁的发展趋势,期待产业学院成为“语言智能”创新策源地、“智能传播”人才孵化器、“产业赋能”实践先行区,为推动我国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合作企业代表任世武表示,未来电视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旗下重要新媒体平台,将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与实践优势,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共同打造“入校即入行,在学即在职”的培养模式,通过共建课程体系、共享实践资源、共组师资团队,为学生搭建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成长桥梁,助力培养更多适应智能传播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周红蕾代表学校对给予产业学院和此次研讨会指导和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表示感谢。她指出,面对当前全球传播生态的深刻变革,即将揭牌的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将打造“语言+技术+传播”的融合培养体系,依托学校多语种优势,与企业合作建设智能实训平台、开发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企业与校内导师指导下参与产业项目,培养智能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在随后进行的国际智能传播研讨会上,李本乾教授以“智能传播前沿趋势”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解读技术变革背景下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现场嘉宾带来前沿思考。在专家研讨环节,刘卫东、聂欧、闫东洁、冯浩等行业专家与学者围绕“智能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校媒企协同创新路径”“技术赋能下的国际传播实践突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产业学院后续的人才培养规划与学科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

作为天津首个聚焦“多语种+智能传播”领域的产教融合平台,天外国际智能传播产业学院将充分整合校企资源,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工场型”课堂与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智能技术素养与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将持续加强与合作单位的联动协作,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国际智能传播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天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天津外国语大学

(责编:崔新耀、陶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