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中再获突破
近日,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中,中国民航大学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组织师生备赛参赛,收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奖数量与奖项等级均实现突破。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擂台赛中,《全天候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目标电磁感知与识别》《机载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预试验”方法》两个项目获全国一等奖。
此次荣获一等奖的两个项目,均紧密结合行业痛点与实际需求,展现出鲜明的民航特色与技术创新性。其中,由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郑子涵主持、赵宏旭老师指导的《机载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预试验”方法》项目,揭榜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Q-03典型机载设备在宽带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边界测试方法”榜题,团队参考DO160传导抗扰度试验标准,创新采用场路协同仿真技术,搭建起具备宽带电磁环境激励、干扰耦合路径模拟、待测设备测试评估等核心功能的“预试验”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准确复现DO160试验环境、满足机载设备传导抗扰度测试需求,还可提供三维可视化故障分析与缺陷溯源服务,能在传统实验室试验前对设计方案开展仿真“预试验”,帮助企业显著降低设备研制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由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孙华成主持、肖京老师指导的《全天候复杂环境下无人机目标电磁感知与识别》项目,揭榜通号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CQ-15 宽频带内非合作非标无人机信号快速捕获及识别”榜题,团队针对当前非合作非标无人机滥用引发的安全隐患,系统开展宽频段频谱感知与跟踪、无人机信号检测与分离、信号调制方式识别与参数估计、非合作非标无人机开放集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受理/授权多项发明专利,最终研发出一套非合作非标无人机识别系统软件及原理样机,为低空安全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除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外,学校在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3个领域的参赛项目同样表现亮眼。人工智能领域团队聚焦低空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研发无人智能体安全管理系统;高端装备领域团队围绕飞行器动力系统等方面展开探索;新材料领域团队围绕特种环境下电池的热失控蔓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多个项目均获评委认可。
自2021年在“挑战杯”框架下首次设立以来,“揭榜挂帅”专项赛已成功举办3届,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联合主办,始终以“需求导向、产学研融合”为核心,成为共青团引领青年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平台。2025年,赛事全新升级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低碳、新材料、数字经济8大新兴产业,在全国设立上海、深圳、杭州等8个主擂台城市,累计发布企业真实技术需求榜题129个,吸引全国7000余支青年团队报名参赛。(鞠宁)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