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區雙林街泓春社區:“小巷管家”守護百姓幸福

“小巷管家”為居民處理問題
“真是太感謝社區的工作人員了,他們用務實的工作作風詮釋著‘為人民服務’,正因為他們的貼心問暖、及時上門,才讓我們輕鬆解決下樓就醫的問題。”年近六旬的劉阿姨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5月下旬,家住天津市津南區雙林街泓春園小區8號樓的劉阿姨在家中忙著日常家務,衛生間裡,老伴的一聲呼救令她至今心有余悸。由於洗澡時不慎滑倒,本就腿腳不便的老伴頓時無法站立行走。見此情景,劉淑芬一邊聯系醫院,一邊趕忙電話聯系社區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居民檔案的隋全昭和張夢梵接到消息,第一時間找來輪椅,和幾位同事一起,奔向居民家中。
由於就醫及時,劉阿姨的老伴兒得到了有效醫治,目前正在家中休養。小暑節氣到來,泓春社區黨支部書記鄭義磊帶領黨員志願者再一次來到劉阿姨家慰問,老兩口眼含淚花,緊緊握住社區干部的雙手,聲聲“感謝”回蕩在屋內與心間。
老人意外摔倒、社工援手幫扶,這僅僅是泓春社區“小巷管家”日常服務工作的縮影。在雙林街泓春社區,常住居民共有715戶、1024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佔到了50%左右。老年人外出行動不便,部分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存在一定困難,都成為了社區工作者最關心的事兒。
“針對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服務‘前置’,發動黨員干部在人口普查時便深入11個樓門去進行摸排,了解居民底數,做好人員情況分類。尤其對失獨、失業、失意、失常和低保戶、低收入家庭、失獨人員、殘疾人員、疫情受損人員等‘四失’‘五類’人員進行重點標記,一旦他們有需求,能夠保証一個電話、隨叫隨到,展開專項跟蹤式服務。”雙林街泓春社區黨支部書記鄭義磊說。
一段時間以來,泓春社區黨支部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對老年居民“管家式”服務模式的探索,強化黨建引領、黨員盡責、黨群融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讓黨員干部與居民群眾的心更加拉近。“這是社區干部小隋和小鄭幫我調好的音樂播放器,倆小伙子一遍一遍告訴我方法,可細心呢!”在泓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與泓春園9號樓之間的小廣場上,居民鄒大爺在乘涼休閑時,不時唱起紅歌,每每有人湊近,他便豎起拇指如是夸贊。
心貼心俯身服務,才讓社區管理更有溫度﹔辦實事落細落小,才能托起老百姓的大幸福。如今,雙林街泓春社區的“小巷管家”們依然忙碌在疫情防控、為民解難、鞏固創文創衛成果等各項工作中,他們也在不斷實踐中梳理著工作動態、更新著好的招法,全力升級社區百姓的歸屬感與幸福感。(記者 沈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