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早市治理的“濱城樣本”

福州道早市井然有序
“本地火柿子,保証老味道”“西瓜,包熟包甜”…… 早晨7點,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鴻正綠色家園與貽成奧林花園南門之間甬道上的福州道早市已人聲鼎沸。在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這裡迎來了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段。
記者在現場看到,福州道早市上大大小小的攤位擺放有序,採買的市民熙來攘往卻並不擁堵,他們在精挑細選各類菜品中感受著煙火氣和人情味。
這井然有序的場景讓人很難想象,這裡曾是佔道經營、環境糟糕、市民投訴不斷的城市管理“黑點”。因為附近小區住戶多,再加上沒有成規模的農貿市場,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商販私自在此擺攤售賣農副產品。無序擺攤帶來了佔道經營、影響衛生環境等多個問題。
一頭牽著百姓的民生,一頭托著商販的生計,如何實現早市放管平衡?濱海新區杭州道街通過深化“黨建引領 共同締造”工作理念,加強精細化管理,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早市管理新路徑。
“堵點”開刀鑿出民生路
杭州道街屬於濱海新區老舊城區,轄區人口20多萬,居住小區密集,配套設施薄弱,供百姓生活購物的菜市場相對較少,無法滿足群眾15分鐘便民生活圈需求。特別是廣州道以北區域,無一處室內封閉菜市場,嚴重影響到居民的生活需求。
沒有正規的農貿市場和早市,也讓亂擺亂賣行為有了滋生的土壤,居民頗多怨言。
為方便群眾購物、促進區域經濟,杭州道街經多方考察論証,本著“不擾民、不堵路、無隱患”的原則,按照疏堵結合的理念,在福州道北側鴻正綠色家園與貽成奧林花園南門之間的甬道上規劃臨時露天市場,並通過招投標方式引進第三方企業運營管理。該早市在2020年6月1日正式開市,每天早上6點半到9點限時經營,一年多來讓周邊居民樂享便利。
7月9日一早,記者來到福州道早市時,第一印象就是規范、整潔。整個市場分為蔬菜、水果、副食等五個區域,近200個攤位。所有攤位都有統一罩棚、貨架以及統一的著裝等,令人耳目一新。
“這個早市真是太方便了,我歲數大了,走不了太遠,現在在家門口就能逛早市。我走5分鐘就到了,而且東西都很新鮮,價格也便宜。”正在蔬菜區選購的胡阿姨連連稱贊。
早市的開設不僅方便了周邊居民,同時也讓商戶受益。黨員示范商戶高師傅告訴記者,他是河南人,來天津打工多年,早市讓他有了穩定的收入。
“以前我到處擺攤,經常被執法人員驅趕,自己心裡知道隨意擺攤是不對的,但為了養家糊口,隻能硬著頭皮干,現在好了,有了固定攤位,也不用發愁了。”商戶劉師傅表示,政府給了這麼好的條件,作為商戶更應該遵守市場規章制度,保証市場的環境干淨整潔。
“擾民”散攤嬗變“示范”早市
在以往的市場管理經驗中,商戶管理是難度最大的環節。杭州道街通過常態化巡檢以及模范商戶帶動,讓商戶們增強了維護市場環境的自覺性。
杭州道街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市場開辦以來,街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街臨時市場工作組,負責對市場進行管理和監督,嚴格按照“限時、限地、限品種、包衛生”等要求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深化“黨建引領 共同締造”工作理念,以市場黨支部為核心,突出黨員先鋒崗、模范商戶示范作用,帶動整個市場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樹立良好形象。
記者在早市採訪時,還遇到了杭州道街綜合執法大隊開展日常巡查,執法人員發現問題,現場及時處置、糾正。據執法人員介紹,杭州道街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每天都會來市場進行巡查,對市場實行分級管理,由街分管領導負總責,市場組人員負監管責任,三方人員負主體責任,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主要路口、重點區域及市場周邊的管理實行“三定”,即:定人、定崗、定職責,負責包保衛生、包保秩序、包保綠化、包保安全等。防止發生污染地面、破壞綠地、影響交通、爭吵打架、食品安全等臟亂差和安全事故的發生,有效維護了市場的經營秩序。
針對市場管理有關衛生、秩序、 綠化、安全等方面情況,杭州道街還對福州道早市實行分級監管、劃行督查,街領導定期抽查,市場組跟蹤檢查,行業部門定時督查。市場監管、安監、交通、執法大隊等部門定期對食品、度量衡、煤氣罐、交通秩序、市場外溢等進行督促檢查﹔防止非法經營、缺斤少兩、安全隱患、環境臟亂等現象的發生,有效保証了市場的運營質量。
為了更好地規范早市管理,街綜合執法大隊執法人員每天早上也會提前上崗。看到年紀大的攤主,他們會主動上前搭把手。商戶們也會在經營的同時,自覺維護周邊衛生秩序,小小早市處處透露著城市管理的精細與溫度。
短評
一頭牽著民生,一頭托著生計,“小早市”透視出管理“大智慧”。福州道早市的出現,管理部門並沒採取“趕”“堵”等常規手段將其消滅在“萌芽”階段,而是創新理念引進第三方機構,採取限時、限地等措施,深化“黨建引領 共同締造”工作理念,走出了一條管理“示范”新路徑。“小早市”的管理,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經營管理理念:以人為中心,讓每個人的小期盼與城市的大情懷交融,讓每個生活在這座城的人都能獲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陳虹諭 攝影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