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記天津市河西區教育局黨委:讓孩子們走出家門就有好老師好學校

2021年08月03日09:45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孩子們走出家門就有好老師好學校

  “學校的課后服務豐富多彩,我們的孩子在校內完成作業之余,還報名參加了音樂興趣小組,既豐富了課余生活,又解決了我們因下班晚來不及接孩子的難題。”天津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小學學生家長周女士滿意地說。如今,河西區建立了多樣化、個性化課后服務課程體系,集思政教育、素質拓展、社會實踐、自主閱讀等活動於一體,解決了讓家長們揪心的“三點半”難題,入選全國首批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典型案例單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標准,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河西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楊琳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時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河西區教育資源“北密南疏,西強東弱”,面對河西區百姓要上家門口好學校的高期待,河西區教育局黨委擔當使命、迎難而上,為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不懈努力。

  河西區教育局黨委持續完善“總校統籌管理,分校相對獨立,教育資源共享”的管理模式,規劃沿東南部區域,構建實驗中學等三大辦學集團、上海道小學等五個小學優質辦學集團、河西一幼等六大幼教集團,實施集團化辦學,有力促進了教育資源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教育是民心所系,關系千家萬戶,從“花血本買房也要上名校”,到如今“走出家門就有好老師、好學校”,河西區集團化辦學思路讓百姓獲得了實惠。

  家住第六田園的趙女士對記者說,孩子在家門口河西一幼分園上中班,“離家近,品質有保障,而且保教費很惠民。”她說,要不是河西區推出的集團化辦園模式,孩子根本沒有機會上這麼好的國辦幼兒園。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變的初心和使命﹔堅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思政的育人功能,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楊琳這樣對記者說。

  在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中,如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河西區教育部門逐漸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經驗。在日常教學中,堅持思想引領,突出“五育”並舉特色,全力打造育人格局,積極籌建了河西區思政教育創新研究中心,推進“思政領航,聚力育人”項目,初步構建大中小幼一體化思政課程體系。與南開大學合作成立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實踐基地,共同開展“四史”教育,將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法治誠信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思政大課堂,持續強化育人功能。

  如今,各種內容創新、形式新穎的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已經成為河西教育的特色課程。前不久,“同學去哪裡之嘉興南湖”實踐研學示范課百年黨史特輯節目播出,全市中小學生觀看了海河中學思政課教師馬曉光在南湖紅船上的思政課。馬曉光帶領8名學生在嘉興南湖船艙講述“一條小船誕生一個大黨”的中國故事,鼓勵青年學生把個人的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書寫人生華章。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河西區教育局黨委將繼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構建教育‘首善’之區,讓孩子們享受有品質的教育。”楊琳說。(記者 劉連鬆)

(責編:韓昱君、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