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對各重點區域人群開展核酸檢測篩查

醫務人員對經開區建筑工地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篩查。記者 王濤 攝
連日來,天津市對各重點區域人群開展核酸檢測篩查。眾多醫護人員走進機場、車站,走進工地、社區……炎炎夏日,身著防護服,頭戴護目鏡,“全副武裝”的他們,成為這座城市中一道特殊的風景。他們也在用自己的堅持與汗水,守衛著津城安寧。“這座城市,我們用心守護。”他們堅定地說。
“姑娘們,一會兒清點完物資后,穿脫防護服時,一定按照正確流程……”8月5日,紅橋區對天津西站地區相關從業人員及周邊社區居民開展預防性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篩查。這一天,西站共設有4個採樣點位,配備的8名醫護人員全部來自西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時,紅橋區西沽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黎玲帶領著中心的醫護人員已經趕到西站,為接下來的採樣做著准備。考慮到時間太早,大家來不及吃早飯,細心的黎玲特意為大家帶來了早點。看著8名即將上崗的醫護人員,黎玲囑咐道:“為了不影響採樣速度,節省時間,大家少喝水,辛苦了。”“主任,放心吧。”36歲的醫生齊艷彬說道,“我們保証完成任務。”
這不是齊艷彬第一次參加核酸“大篩”。她跟其他7名醫護人員都參加了去年11月濱海新區的核酸“大篩”。在黎玲眼中,雖然這8名醫護人員都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但是臨上“戰場”,她這位老大姐,還是不停地囑咐著:“操作一定要規范,一定要注意安全!”
9時,採樣在秩序井然的現場開啟。一名名受檢者根據登記順序進入。面對大量的樣本採集,齊艷彬和同事們甚至忙碌到沒有時間吃午飯,在崗位上一干就是7個小時。直到16時,幾乎已經精疲力盡的她們才稍作休息,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半個小時后,大家又將防護服穿戴整齊,返回到工作崗位上。直到22時,當天的篩查才正式結束。“其實也沒想那麼多,就是想再快一點,再快一點。早一點篩查完,早一點讓津城百姓心安。我們希望盡最大努力為大家構筑起安全屏障。”齊艷彬說。
與西站相比,戶外的採樣環境給醫護人員帶來的挑戰則更大。8月6日,雨后的津城大地暑氣熏蒸。這一天,紅橋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在全區建筑工地開展預防性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篩查工作。從14時開始,全副武裝的西於庄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管護師王莉,就一直堅守在竹溪雅苑項目採樣點。雖然已經50歲了,但因為工作經驗豐富,這一次,她依然沖鋒在前。
檢測剛開始不久,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就讓王莉和同事們感到悶熱難耐。此刻,護目鏡中已經滿是水汽,但這並沒有影響王莉手裡的動作。在嫻熟規范的採樣當中,她還不忘耐心地指導部分不太了解檢測流程的建筑工人,安撫他們緊張的情緒。從烈日當空到晚霞初上,那一天,王莉和同事們連續奮戰了5個多小時,順利完成了近700人的核酸採樣。晚上結束所有工作,在換衣間裡脫下護目鏡,摘下口罩后,幾道深紅色的勒痕出現在王莉的臉上。“過幾天就好了,都是小事。別管年齡大小,隻要人民需要,我們都會義無反顧。”王莉說。
夜晚之下,迎著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王莉接到了女兒的視頻電話,她笑著說:“今天,媽媽還真怕自己堅持不下來,給大家拖后腿。現在看來,今天媽媽還挺棒的。”隨后,視頻的另一端傳來了這樣的聲音﹔“媽,你一直特別棒,我們以你為榮!”(記者 張雯婧 王濤 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