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溫度 幸福刻度

沒有一種情感,比溫暖民心更動人。
11月1日零時起,全市提前正式供熱。在這之前兩天,微信朋友圈就有不少人“晒”幸福──家裡的暖氣已經熱乎啦!我市連續6年實施彈性供暖,根據氣候和溫度實際狀況,科學適時啟動和停止供暖時間,並健全長效管理服務機制。供暖,這一直接關乎群眾冷暖的民生工程,真切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溫度。
民生工作是“暖心”的工作,需要責任擔當,更需要真情實意。帶著感情做事,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是一種溫暖。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多一些主動問需,多一些未雨綢繆,第一時間回應群眾關切,才能讓群眾於細微處感受到溫暖。
不僅僅是提前和延長供暖期,為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我市開展“冬病夏治”“訪民問暖”“我為群眾辦實事,供熱服務上水平”等一系列專項工作,實施115公裡供熱舊管網改造項目建設,用心用情把“暖”字寫好,托起了群眾“穩穩的幸福”。
“這幾年供暖期延長,天還沒太冷,暖氣就熱乎了,也不用再怕倒春寒了。”家住南開區寧福裡小區的葉大爺難掩心中喜悅,用他的話說,如今過冬是“身暖心更暖”。群眾真心點贊,便是溫暖和幸福的評判。
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凝聚了可貴的民心民意。為民以真情,撫民以大愛,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背后,是始終不輟的堅持。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提升改造老舊菜市場﹔120急救體系接報至到達現場平均時間10分鐘以內,用速度搶救生命﹔建制村全部實現村村通客車,打通農村群眾出行“最后一公裡”……一項項民生實事,之所以在群眾中產生強烈反響,就是因為付出了真心、傾注了真情、辦出了實效。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堅持以百姓心為心,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怕老百姓佔便宜,千方百計為百姓謀利益,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這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讓我們這座城市更有溫度的最生動表達。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一件民生實事就是一片陽光。以“為人民謀福祉”厚植發展根基,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讓更多溫暖流淌進百姓心窩裡,我們的城市就會更加絢麗多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