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頻道

天津市靜海區:轉型升級力助“彎道超車”

2021年11月02日10:40 | 來源:天津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轉型升級力助“彎道超車”

  大邱庄,靜海一張閃亮的“名片”。

  曾經的大邱庄是鹽鹼地,每畝地平均隻有25公斤的收成。當時老百姓們都說,“最窮的時候,這裡下地都是看天的。”

  這樣寒酸的收成,讓大邱庄人心有不甘。

  窮則思變,1978年,大邱庄辦起了冷軋帶鋼廠。也恰好是在那一年,改革開放的甘霖滋潤了大邱庄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這張工業“白紙”瞬間變得濃墨重彩。

  由工廠到集團,迅速發展的大邱庄,一度在全國鄉鎮企業排名榜首。經歷40余年的發展,大邱庄工業勃興、商貿匯聚,入駐各類工貿企業近3000家,金屬制品加工能力達3900萬噸,先后被命名為中國焊管生產基地、中國鋼管外貿基地、北方最大的鋼材加工基地……

  然而,經濟新常態下,吃資源老本的傳統產業日漸式微。

  面對環境倒逼和市場抉擇等現實拷問,大邱庄產業結構偏重偏舊、產業發展空間局限、區域生態環境污染嚴重等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集中凸顯。

  破除“鋼鐵圍城”,成為了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面對的“思考題”。

  問題出現了,破題卻實屬不易。

  靜海區委、區政府決心算大賬,算生態賬、長遠賬,以鋼鐵產能整體退出為契機,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引育新動能。

  “不回避矛盾,我們敢接這塊燙手的‘山芋’ !”大邱庄鎮負責同志說,“通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蓄培育新動能,守護好寶貴的生態資源,一定要實現大邱庄的‘涅槃重生’。”

  近年來,大邱庄鎮忍痛關停取締了近30家“散亂污”企業,騰出的市場空間,則由環保達標、技術先進的企業填補,加速推進產業由“黑”轉“綠”的變奏。

  現在,驅車造訪大邱庄工業園,記者所見之處,皆是空氣清新、草木繁盛。

  在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千萬噸級焊接鋼管制造企業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生產線基本實現了智能化、清潔化,幾乎看不到有污染物排出。

  作為大邱庄眾多鋼管企業的代表,友發大力推進綠色創新,累計投入6億元用於環保治理。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掌握專利技術發明50余項,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實現鋼管產業提檔升級。去年12月,友發在上交所成功上市,靜海主板上市企業實現了零的突破。

  在“工業突圍”的基礎上,要徹底啃下這塊“硬骨頭”,就要沖破現有框架格局。

  2014年,《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發布。2015年,中德兩國政府部門簽署了《關於落實中德城鎮化伙伴關系合作諒解備忘錄》。在此基礎上,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與德國能源署開展了“中德生態示范城市”國際合作項目,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態城正是試點示范城市之一。

  2020年,規劃面積16.8平方公裡的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態城進入全面開發階段,繼中新天津生態城后,津門又一座生態城悄然崛起。

  2020年8月,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態城頻添喜事,迎來了一批大項目集中落戶,涉及智慧產業、智能及先進制造、智能網聯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達7億元。

  生態城依托大邱庄工業區,結合已有鋼鐵制品產業,以綠色建筑、新能源、醫療器械、新材料、節能環保、包裝為六大方向,逐步促進產業鏈縱向延伸,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讓曾經的“鋼筋鐵骨”舒展開來,釋放綠色能量。

  “好的項目引進來,老舊產能也要騰退升級。去年底,天豐、軋三兩家鋼鐵企業安全退出了產能。大邱庄百億道上的40多家企業也列入拆遷范圍。”大邱庄生態城發展建設管理局局長劉文闖告訴記者,今年,生態城預計投資14億元,4個基礎設施項目和2個地產項目陸續開工,為靜海“十四五”開局打好基礎。

  新發展理念一旦在靜海扎根,便催生出越來越多符合高質量發展的“靜海牌”動力源。

  尺寸標准化、組件模塊化、施工簡單化……乘著政策東風,裝配式建筑產業近年發展迅猛。“蓋房子就像搭積木一樣”的建筑新理念也逐步被人們所熟知。

  一根鋼筋被送上流水生產線,開啟了它的“裝配式建筑之旅”。在流水線上,鋼筋被工業機器人彎折定型,后經綁扎、澆筑、脫模等工序后,變身牆體、樓梯、樓板,養護后像“積木”一樣被送往工地蓋樓房……這是記者在在天津現代建筑產業園的裝配式建筑車間看到的生產景象。

  “自去年4月恢復生產以來,公司全年生產了約3.2萬立方米預制構件,產值達到1.6億元。”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建筑裝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洋興奮地表示,按照這個勢頭,年產值能翻一番。

  為什麼要做裝配式建筑?正是因為靜海瞄准了天津對接服務雄安新區示范區的黃金“窗口期”。

  2017年1月,裝配式建筑產業創新聯盟在靜海成立。

  2019年3月,天津現代建筑產業園獲批設立,央企、京企近20家裝配式建筑企業落戶,牽頭制定裝配式建筑部級工法和行業標准達10余項。

  2020年9月,天津現代建筑產業園經國家住建部批准為國家級園區類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覆蓋了唐官屯加工物流區、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邱庄工業區、高新產業園四大板塊,應用住建部“裝建雲”管理平台,設立戰略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持續擴大產業聚合效應。

  2020年10月,第二屆中國裝配式標准化鋼結構建筑科技論壇在靜海舉辦。靜海裝配式建筑產業創新聯盟駐雄安辦事處也正式挂牌運營,友發集團、中建集團等靜海企業的產品相繼應用到雄安新區建設。

  今年上半年,以先進制造、裝配式建筑產業為代表的制造業繼續保持固投增長態勢,上半年實體項目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4.42億元,同比增長39.4%。

  短短幾年時光,“搭積木”已經將靜海這張綠色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盡管“賽道”上布滿溝溝壑壑,靜海卻突破重圍,在新發展理念之路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記者 宋琨 李瑤)

(責編:李丹、張靜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精彩圖集
  • “點綠成金”迸發新活力
  • 水綠融合 生態惠民
  • 暢通水系循環 涵養河湖生態
返回頂部